2020年九江市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答记者问
中共九江市委宣传部,九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日期:2020-05-29 17:40:30

  答记者问

  问题1:今年的新冠疫情对我市产业扶贫工作有什么不利影响,农业农村局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负责人 王四海回答)

  回答: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市产业扶贫确实造成了一定影响,特别在疫情防控前期,一些地方因交通运输受限、用工短缺等多因素影响,一方面部分扶贫农产品运不出、销不掉,造成一定数量的压田压库,另一方面,部分扶贫产业项目需求的农资运不进、用不上等问题。使一些扶贫产业项目面临亏损、停产的危机,联结的穷困户也面临复贫的危险。为积极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我们市农业农村局立即采取了四方面应对措施:

  一是摸准情况,快速协调调度。疫情发生后,我们立即利用江西省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统计调查,及时调度全市疫情期间农业产业扶贫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针对前期主要存在的因交通受限导致的产品运不出,农资进不来的问题,我们立即向市防疫指挥部报告,积极协调市、县有关部门,对急需运输的农产品、农资,按防疫指挥部要求,办理特别通行证,确保了农产品进城和农资下乡,快速打通了“肠梗阻”的问题。

  二是结合实际,快速开展服务指导。我们主要是印发了二本书,派出了二支服务队:一方面印发了《产业扶贫服务指南》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农业春耕生产技术手册》,发到了县、乡(镇)、村和种养殖大户,为各地开展产业扶贫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另一方面派出了二支服务指导队伍,一是派出了由农技推广研究员、市级农艺(畜牧兽医、水产)师组成5个技术专家服务团和市、县、乡、村四级的1279名产业发展指导员队伍,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条件下,采取现场指导与线上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技术服务,及时帮助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元月以来,产业扶贫技术服务组累计开展了技术服务464次,培训了54期,指导服务了贫困户3006人次,培训了2193人次。二是派出了由局班子成员带队的14个调研指导组,在疫情形势好转后分赴所有县(市、区)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一线的方式,深入贫困村、贫困户、扶贫基地,调研指导产业扶贫工作。

  三是多措并举,拓展扶贫农产品销路。积极主动地与有关部门、相关企业沟通协调,穷尽线上、线下、单位直购等各种方式,全面拓展渠道,帮助解决扶贫农产品的销售问题。所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全市已累计帮助销售农产品金额3300多万元,其中机关事业单位累计采购1200多万元,企业累计采购390万元,电商平台累计销售520万元,个人累计购买1220万元。

  四是积极协调,帮助带贫企业复工复产。多途径协调解决带贫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用工难问题,支持带贫企业尽早复工复产,稳妥有序推进贫困群众返岗就业。截止至四月底,全市经营主体7488个,已经开复工7481个,开复工率达99.91%;全市各类扶贫龙头企业143家,复工率达100%。

  问题2:贫困村的新农村如何开展长效管护(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刘瑞平回答)

  回答:近年来,我市大规模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广大农村的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明显改观,农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强。截止目前,全市共建设新农村20235个,覆盖率达到82%,全市300万农民过上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清洁能房”的美好生活。建设了两千多个美丽宜居村庄,特别加大贫困村的整治建设力度,全市347个贫困村,近4000个村庄新农村建设实现全覆盖。改水15.3万户,改厕14.5万户,改路近13万公里,有力地推动了公共服务向贫困村、贫困户延申,促进了贫困村如期脱贫。打造了修水的平津村、汤桥村,武宁的官莲村、东山村等一大批秀美乡村。为了破解新农村建设“一年新、二年久、三年不像样”的困局,实现村庄面貌环境,特别是贫困村由“一时美”转为“持久美”,我市把村庄环境由集中整治阶段转入“建管并举”的常态化长效管护时期,从制定工作机制、落实资金筹措、创建信息平台、加强工作督导四方面入手,积极推进全市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加快落实。

  一、强化机制引领,确保长效管护工作有章可循。市新农办在2019年9月制定下发了《九江市村庄环境常态化长效管护考评办法》(九新农办字〔2019〕4号),今年还将下发《全市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工作实施办法》。根据九江市自身实际,确定了“政府统筹、多方参与、分类定标、智慧监管”的长效管护模式,明确了三种管护方式(七员合一”管护模式,即环境卫生保洁员、森林资源管护员、河道管护员、乡村公路管护员、农村建房管护员、新农村建设村庄及其他农村公共场所园林绿化管护员、相关社会事务管护员七员合一;第三方管护模式,即政府负责督导,委托第三方公司进行管护;乡镇组织,村级实施模式,即以乡镇为主体,村级合作组织和理事会共同负责,聘用当地人员进行管护)。明确了管护标准,全市所有村庄按照“一、二、三类村庄”类别,按照自己实际,选择一种或二种适合自己的模式,制定了6类、96项细化指标,重点抓好卫生保洁,杂草清除,沟塘清淤,绿化养护,供水和污水设施维护等10+N项工作管护维护,特别是针对贫困村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的现实,细化了指标,重点保障保洁、绿化、供水、道路等落实。

  二、及时落实资金,确保长效管护工作全面展开。确定了以县为主,乡镇为辅,省市奖补的原则,省、市、县、乡按照1:1:2:1的标准落实每个行政村不少于5万元的长效管护资金。市财政落实专项资金1749万,并纳入预算,各县(市区)也争取专项资金,全力支持长效管护工作。其中武宁县整合各类资金700多万元,有效支持了长效管护工作;濂溪区采取农户缴费的方式很好补充了资金来源;瑞昌市、共青城市和永修县超额增配了资金。全市所有的贫困村优先落实了长效管护资金。

  三、创新平台开发,确保长效管护工作智慧运营。在没有任何模式可参考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建立具有九江特色的长效管护平台,市新农办及时向专业公司咨询,坚持同等竞争、择优选用、前瞻领先的标准,与中国电信九江分公司合作,在武宁县初步建成农村人居环境信息化服务平台,开创了“物联网+长效管护”的新模式,实现了村庄管护实时化,情况反馈及时化,督查落实简洁化。

  四、加强检查监管,确保长效管护工作扎实有效。市新农办制定了联合督察方案,组成了由市农业农村局、市城市管理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卫健委等几家单位参与的联合督导组,按照“一月一调度,一月一督查,一月一通报”的要求,建立“督查暗访、排位通报、微信公布、电视曝光、约谈问责”联合督查通报机制,定期对各县(市区)进行不定期检查督查,对发现的问题当天通报县新农办,及时面对面指出问题,限时整改,做好“回头看”,取得了较好效果。同时把村庄环境长效管护列入市县科学发展综合评价、生态文明建设、和“三农”考评的重要内容,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有力地推进了管护工作有效落实。

  问题3:我市农村保洁员公益岗位如何支持脱贫攻坚(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刘瑞平回答)

  回答:就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持久动力。从2017年以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关精神,落实中央、省决策部署,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开发农村保洁员公益岗位,切实增加贫困群众就业机会,促进贫困户增收,有力地助力了全市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

  同时就业也改变了贫困户精神面貌,增强了贫困户自信心。长期以来有一种不好的现象,少数贫困户由于就业难而精神萎靡,甚至滋长了“等靠要”思想。针对贫困户开发农村保洁员公益岗位,有效的的解决了贫困人员就地就近的就业问题,使很多贫困户完成了“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思想转变,激发了脱贫志向,挺起了腰杆,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走上脱贫道路。在为贫困群众增收的前提下,村容村貌也得到极大改善,受到广大村民一致好评。截止目前,我市共计2399个农村保洁员公益岗位,占全市1.2万名保洁员的20%,月平均工资1000元以上,年工资总额达到3000万元。

  1.落实岗位有政策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脱贫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求,在工作力量、资金投入、统筹协调上给与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和村庄清洁行动方案中明确要求:“坚持农村保洁公益性岗位优先聘用贫困户的原则,让具备劳动能力、缺乏就业机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获得就业岗位,增加贫困家庭收入。”并列为年终考核内容。这一硬性要求有效地保证了公益岗位的落实。

  2.落实管理有制度约束。各县(市、区)优先聘请身体条件健康、有劳动能力的,对保洁工作有较好事业心的贫困群众担任农村保洁员,并由乡镇与他们签的劳动合同(部分已开展第三方治理的县(市、区),由第三方保洁公司签订劳务合同)。岗前,对拟聘用人员统一开展培训工作,介绍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标准等内容。岗中,一是实行动态管理,凡不遵守工作纪律、不服务安排、履职不到位,督查发现将终止聘用合同;同时为保洁员购买人身保险,为每名保洁员都配备雨衣、套鞋等工具,并在疫情期间为农村保洁员配备清毒液、口罩等防护用品。二是开展检查评比,对表现优秀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并作为续聘的重要依据。年终和节假日进行走访慰问。如瑞昌市每季度拿出5万元对表现优异的农村保洁员进行奖励。

  3.落实工资有机制保证。我市按照县域内服务人口每人每年不低于55元的标准列入财政预算,全面建立了以公共财政为主的资金保障机制。一是财政补贴机制。县级财政落实了农村保洁员工资不低于700元/月(其中财政补助不少于500元/月,农民自筹不少于200元/月的工资报酬),确保了农村保洁员工资有保障。修水县全丰镇全丰村一名贫困户全年负责全村的垃圾收集、转运,年收入达2万元。二是农村保洁收费机制。弥补村庄保洁经费不足。我市从2015年起推行农村保洁收费制度,建立了“政府引导、乡镇主导、村组制定、农户资源、群众满意”的农村保洁费收取制度,实行了农户按每户每月3-5元的标准收取保洁费,并纳入村民自治范畴。我市农户保洁收费面可达60%以上,其中修水县2019年收取农村保洁费723万元。三是新农村建设促进会捐赠机制。全市县、乡成立了新农村建设促进会,要求每个促进会年募集资金不少于500万元,彭泽、修水、武宁等县都在10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