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审计局关于《深化审计制度改革,助力九江新工业十年行动》新闻发布会发布稿
中共九江市委宣传部,九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日期:2016-05-26 18:00:48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首先,我代表市审计局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我市审计工作的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表示衷心感谢!

2015年11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这是1983年我国审计机关组建以来,关乎审计制度重大改革,促进审计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16年1月20日,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新工业十年行动。这一行动是市委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部署的核心举措,是推进九江崛起的引领性、驱动性、主导性抓手。如何贯彻落实好这两项中央与地方重要方针政策,对全市审计机关及人员来说,既是一道复杂考题,又是一项政治考验。下面,我就全市审计机关如何通过深化审计制度改革,助力九江新工业十年行动情况,向大家作一介绍。

一、 审计监督全覆盖,查错纠弊促规范

所谓审计全覆盖是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这与传统审计有明显的不同。过去审计虽然每年也安排审计计划,但在监督覆盖范围上还存在一定的盲区。因为原来无论是审计法律法规还是中央文件都没有全覆盖的要求。这次中央两办印发的《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的主要会议精神,会体现在将来修订《审计法》时补充完善的内容,因为以往对《审计法》的修订都是对中央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从这个角度来说,审计全覆盖是准法律性质的规定,势必会得到各地审计机关的全面贯彻落实。

对审计全覆盖的内涵要准确的去理解。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一级审计机关在一个年度内对辖区内的所有被审计单位都要审计到。全覆盖是指有计划、有重点、量力而行的全覆盖。具体来说就是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有成效地推进全覆盖。首先是确定审计周期,比如3年或5年为一个周期。在一定周期内有计划地推进全覆盖;其次是确定审计频次,对重点对象每年审计1次、其他对象1个周期内至少审计1次;再次是确定审计方式,灵活采取年度常规审计、专项审计、跟踪审计、联网审计等方式;第四是确定审计重点,对重点领域、重点问题要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审深审透,不能所有领域、所有项目平均用力,要确保审计效果。要建立审计对象数据库,对每个审计对象进行审计风险、职责要求、领导交办等方面综合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分出A、B、C、D类。A 类审计对象每年必审,这类对象一般是法律规定年年必审的,如本级预算执行、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情况、重点部门单位、重点项目、领导交办、大额资金收支、财务管理混乱等单位或项目,对公权力大、公益性强、关注度高的重点对象每年必审一次;B类审计对象2年审一次,如部门预算、对下级政府的财政决算、部分专项资金审计;C类审计对象3年审一次,如部分二级或三级预算单位、部分专项资金审计、部分任中审计;D类审计对象5年审一次,如内部控制健全有效,财政财务收支规模小、财务状况良好,无举报及媒体负面信息的单位。5年内所有审计对象都要覆盖到。同时,审计全覆盖还会广泛听取群众呼声,深入了解群众诉求,会将群众反映强烈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纳入每年的审计计划。这些意见来源一是群众的举报;二是人大建议;三是政协提案;四是媒体报道。近几年我局每年都要安排专门审计力量去完成来自社会各方面要求加强对某单位、某专项资金的审计要求。如2014年我们对社会抚养费的审计;去年承办了政协提案中关于九码快速通道交通安全专项资金的审计;今年又安排了人大建议关于扶贫专项资金的审计。

2015年,全市审计机关共审计单位928个,其中本级137个。审计查出损失浪费金额103万元,应上交财政金额12,694万元,应减少财政拨款或补贴65,073万元,促进增收节支65,575万元,应归还原渠道资金5,506万元,审计领导干部186个,其中任中审计43个,移送纪检监察及有关部门处理事项3件

一是持续加强重大政策贯彻落实跟踪审计。全市审计机关将促进深化改革,推进简政放权,加强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审计作为审计监督的重点根据审计署的统一部署,组织全市125人开展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3月份全面完成了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审计揭示了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两县两项目1600余万元专项资金未及时下拨;两项目进展缓慢;一县200万元配套资金未到位;两县180套公共租赁住房开工任务未落实;挤占挪用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滞拨资金3亿余元及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使用等方面的问题,审计提出了建设性的审计建议,有效促进了“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贯彻落实。

二是紧盯财政资金运行,深化预算执行审计。2015年,全市审计机关以新《预算法》实施为契机,围绕促进公共财政建设,规范政府全口径预算管理行为,加强财政审计,促进规范收支预算管理,严格落实预算法定程序,盘活存量,优化增量,调整支出结构。重点关注政府性债务资金举债合法性、资金投向和是否纳入预算管理;“三公经费”及会议费管理使用情况、“八项规定”落实情况等。市审计局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十四届常委会第25次会议作了《关于2014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得到了市人大的高度评价与充分肯定

三是服务重大项目建设,加强政府投资审计。全市共审减投资额65,073万元,增收节支财政资金65,575万元。审计揭示了违规变更设计、增加签证工作量,少数建设、监理单位把关不严,造成工程量不实,工程质量不过关,前期勘查不准确,实际投资超概算等问题。如市政府专门听取了市审计局关于工程审计问题的汇报并要求监察、审计等相关部门督促被审计单位依法及时整改到位。

四是监督制约权力运行,强化经济责任审计。如在对恒丰企业集团原任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时,向纪委移送案件3项,该项目被评为省、市优秀审计项目。

五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加强民生资金审计。为贯彻落实中央精准扶贫政策,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局加强了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专项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2015年,全市共审计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单位76个。市局安排了基本公共卫生资金、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民生项目资金审计,通过审计,及时发现和揭示问题,促进了市县政府和相关单位完善制度,规范资金运行管理,促进了惠民政策的落实。

二、依法履责,助力九江新工业十年行动

2016年,我们要紧紧围绕审计署、审计厅的工作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加强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管理使用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全覆盖。今年是我市实施新工业十年行动的开局之年,是打赢扶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又是换届之年。为此,全市审计机关要集中力量对贯彻落实新工业十年行动情况的专项审计调查,扶贫资金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进行重点审计。年初审计计划已安排131个审计项目,其中经济责任审计41个,政府投资审计项目54个,专项资金审计5个,3个全国统一安排的审计项目(稳增长跟踪审计、保障性住房审计、全国基本医疗基金审计)。

㈠持续做好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促进政令畅通各级、各部门既然对市委、市政府立了军令状,作了郑重承诺,就必须要如实不打折扣的执行好、完成好。审计是经济再监督部门,既是公共资金的守护者也是政策措施落实的督导员,所以把促进推动各级、各部门贯彻落实新工业十年行动是市审计局今年的首要工作。市审计局将会选择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八里湖新区,赤码、城东、彭湖、昌九工业走廊等经济板块涉及县(市、区),工信委、商务局、发改委、财政局、科技局、金融办等重点地区和单位作为审计重点列入年度审计计划中,在审计“十三五”规划中也要把跟踪审计新工业十年行动作为重要审计任务。审计将着力揭示招商引资中弄虚作假行为,如无中生有、以小报大、假注册、假签约、虚报投资规模、主营业务收入、财政收入等行为;将查处对企业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行为,挪用、滞留、闲置、迟拨扶持企业发展资金、技改资金、科技三项费用、财园信贷通及其他财政贴息资金等行为,将深入调查虚报假项目骗取财政支持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行为。我局在2014年的审计中曾发现市属一家单位实施一系列的造假行为,骗取了数百万元的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相关责任人被我局移送检察院提起公诉,最后被法院追究刑事责任。

审计围绕项目落地、资金保障、简政放权、政策落实、风险防范“五个抓手”,确定审计重点,及时发现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要对照各单位新工业十年行动的军令状和承诺书、政府工作报告分工责任清单等文件要求,跟踪审计各单位任务完成情况,每季度确定一个主攻方向,聚焦一个重点方面,及时按季度上报跟踪审计结果,审计结果要有亮点,审计成效要有突破。审计报告既要揭示问题,更要提出有价值的整改建议,督促被审单位有效整改。

㈡深化财政审计,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以新《预算法》、《江西省审计条例》颁布实施为契机,加强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促进规范财政资金预算管理行为,关注财政资金的存量和增量,推动财政资金合理配置、高效使用,关注政府债务举债的合法性、支出的真实合法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加强“三公”经费、会议费使用、楼堂馆所建设和公车改革等方面审计,促进厉行节约和规范管理。

㈢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推进依法治国。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高度,按照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两办关于经济责任审计的规定,深入推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全面推行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同步审计。结合换届工作,我局已于5月18日完成了13个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结果报告已上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围绕领导干部履行发展、环保、民生、安全、绩效、廉政等责任情况,确定不同岗位审计重点,着力揭示和反映重大违法违规、重大失职渎职、重大决策失当,以及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探索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力争在审计方案制定、内容范围的确定、责任的认定、结果报告的形成等方面摸索出一套能推广、可重复利用的好经验、好方法。目前这项工作也已完成。统筹安排好审计计划,坚持任中审计与各专业审计相结合。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切实推动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促进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

㈣加大扶贫审计力度,做好民生审计。围绕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和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加大扶贫资金和扶贫项目的审计力度,重点揭示贯彻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保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顺利实现。同时加强对“三农”、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基本医疗、救灾、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资金和项目的审计,深入分析财政投入与项目进展、事业发展、项目绩效等情况,推动民生改善、资金使用有效。扶贫、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医疗救助资金是审计署与省厅、市局重点审计项目,全市审计机关要统筹安排好自定项目与上级统一部署项目,合理调配审计资源,切实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㈤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促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重点关注项目落地、资金管理使用、工程建设管理和绩效等情况,揭示反映项目应开工未开工、项目进展缓慢,以及重大违法违规等问题。对建设滞后的项目,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对程序性问题,按照有利于项目实施,促进经济增长的要求,督促尽快完善。在服务于地方工作中心的同时,务必防范控制审计风险,要灵活运用控制数量换质量审计策略。

㈥加大对地方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审计力度,促进提质增效。重点关注损益的真实性、企业负债、重大投资决策、重大物资采购、重大项目建设、重大资本运作;重点关注地方金融机构贯彻落实普惠金融政策和支持实体经济情况,尤其是“财园信贷通”政策的落实情况,银行贷款流向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投资等宏观政策,重点揭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政策的实施情况。努力提高计算机审计水平,充分运用各种审计软件,提高计算机审计发现问题、挖掘线索的能力。

三、践行新理念,适应新常态,加强调研促改革

按照框架意见要求,2015年审计署在江苏、浙江、山东、广东、重庆、贵州、云南等7个省市进行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试点。这项改革,主要是针对基层审计机关面临的审计独立性不强、队伍素质不适应、经费保障不足等突出困难和问题,设想将基层审计机关的干部队伍管理、经费预算管理、资产管理、审计业务管理等由省级统筹管理,相应调整地方审计工作的管理体制、运转方式、保障机制等。希望通过改革,保障审计的独立性,优化配置地方审计资源,加强基层审计队伍建设,从根本上提高地方审计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市审计局围绕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审计署关于进一步深化审计制度改革,加强审计调研工作。目前已经对全市各级审计机关的领导班子领导能力、党风廉政建设情况、审计业务人员数量、业务能力、综合素质、编制管理、激励机制、审计项目质量、审计经费保障、固定资产登记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通过调查摸底,为下一步实行省以下审计机关人财物垂直管理及审计职业化建设等改革提供可靠的信息基础和决策依据。市县两级审计人员要转换观念,树立审计新理念,要鼓励地方政府整合专项资金,不能让上级转移支付资金趴在账上睡大觉,要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能继续坚持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的陈旧观念。判断的标准一是使用是不是合法;二是是不是有利于民生;三是是否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审计不仅要主动对各相关单位进行全面体检,更要推动他们对症下药,该消炎的要消炎,该开刀的要开刀,最终实现身强体健的目标。

情况介绍完毕。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