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将至 文明祭扫关乎你我!
中共九江市委宣传部,九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日期:2019-04-03 10:50:21

4月3日上午,九江市政府新闻办、市民政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一起来看看吧。

 

 

发布会现场

主发布人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汪开盛

 

2019年市民政局民生工作情况

 

清明节安全文明祭扫保障工作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祭扫是广大群众缅怀先人和传递亲情的重要方式。自2008年将清明节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以来,我市高度重视清明节祭扫的服务保障工作,连续11年实现了“平安清明”的工作目标,相关经验做法得到了民政部的充分肯定。为做好今年清明节安全文明祭扫工作,我市提前部署,强化宣传引导,着力提升服务保障水平,确保清明祭扫安全、文明、有序。主要措施如下:

强化工作部署,切实保障安全祭扫。3月21日,我市召开了市城区清明节祭扫工作会议,安排了市城区清明节期间群众祭扫服务和安全保障工作,各地建立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制定完善祭扫安全保障方案预案,加强祭扫高峰人流监测预警分流、交通疏导和火源管控,积极引导群众错峰祭扫,依法加强对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等火种、火源管控,严防踩踏、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我局将协调相关部门共同做好清明节文明安全祭扫保障工作。公安部门负责维护公墓区人员密集区域和高峰时段的交通疏导,交通运输部门负责制定清明公交运行安全保障方案和设置扫墓专线,执法部门负责文明祭祀管理工作等等。在此对相关部门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注重宣传引导,倡导移风易俗祭扫。近日,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清明节安全文明祭扫的通告》。要求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头作用,动员广大群众增强环保意识,大力倡导以敬献鲜花、植树绿化、踏青遥祭、社区公祭等方式缅怀故人,弘扬慎终追远的优秀传统文化;提倡以网络祭祀、社区公祭和召开家庭追思会等文明、低碳、环保、健康的方式祭祀亲人。发挥殡葬服务单位宣传阵地作用,市殡葬管理处在各公墓区采取挂横幅、竖展板的方式宣传文明祭扫,引导市民绿色文明祭扫,积极营造文明祭祀氛围。

完善便民措施,提升服务水平。节日期间,我局将加强殡葬服务单位服务保障和文明祭扫的督促检查,组织殡葬服务单位认真开展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的自查自纠。各殡葬服务机构强化对重点场所、关键环节、重要设备用品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严格执行应急值守、监测预警、重特大事故报告制度。4月2日至8日,市殡葬管理处工作人员全员停休,组成巡防队伍,做好清明期间服务保障和安全巡查工作。各地加强文明祭扫服务保障,增设服务网点,延长服务时间,优化服务流程等便民服务。采取开通公交祭扫专线,设置应急医疗服务站,组织志愿者引导交通,完善应急设施等服务,方便群众祭扫。各殡葬服务单位积极创新服务模式,细化便民惠民举措,印制服务手册,公布热线电话,落实服务承诺和价格公示要求。各地还集中对违反价格管理要求、制造销售封建迷信殡葬用品等行为进行查处。

最后,再提醒下广大市民朋友,清明期间户外祭扫活动,要加强安全、文明、环保意识,特别要注意杜绝野外用火。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

 

 

持续深化养老服务业“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扶持措施日益完善。市政府印发了《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持续深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停止设立养老机构的行政许可,实行备案管理。提高对民办养老机构补助标准,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市财政对按标准建设、依规运营的普通型、护理型养老床位最高补助75万元和125万元,对租赁用房的最高补助标准37.5万元和62.5万元。建立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的补贴制度,对低保对象年满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按每人每月50元的标准发放养老服务补贴,对低保对象中没有享受残疾人护理补贴的失能老年人按每人每月50元的标准发放护理补贴,对特困人员中失能、部分失能老年人每人每月分别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20%发放护理补贴,让老年人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养老服务设施更加完备。按照市政府审批的《九江市养老服务设施近期布局规划》,积极推动落实各类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以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目标,根据覆盖城乡、区域均衡、功能完善的要求,明确标准,优化布局,确保总量稳定有效供给。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会同有关部门规范了新建小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移交和管理程序,结合旧城改造,把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纳入规划设计范围,对于老城区和已建成的居家小区通过租赁、置换等方式增加居家养老服务设施。

养老服务质量明显提升。联合有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整治质量安全隐患3000多处。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试点工作,搭建市级12349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委托第三方对市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等级评定,进一步增强我市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建立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制度,开展全市农村留守老年人摸底排查工作,指导建立各地留守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惠及全市3万多名农村留守老年人。

 

 

 

 

发布会现场,记者们就市民关心的话题向市民政局的同志提问,继续往下看!

 

发布会现场

中国江西网记者提问

 

问:我市采取哪些措施保障今年清明节祭扫安全、文明、有序?

 

答:一是强化安全防控。充分发挥各地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强化部门协调配合,落实工作责任。节日期间,市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安排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市管理局等部门组织人员进驻市城区三个公墓区开展联合执法;市卫健委制定了市公墓区清明祭扫医疗保障工作方案,负责协调医疗保障工作;市公交公司开通了清明祭扫专线,引导群众错峰祭扫,优先乘坐公共交通祭扫;同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殡葬服务单位以及社会组织,及时疏导人流、车流,劝导群众安全文明祭扫。二是强化服务保障。各殡葬服务单位积极创新服务模式,细化便民惠民举措,合理安排人员,依托自身并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在墓区做好清明期间服务保障和安全巡查工作;继续推行“鲜花祭祀亲人”和“丝带寄哀思”等服务,提供轮椅、乘坐电瓶车等便民服务举措,营造文明祭祀氛围。三是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手段和途径,大力宣传殡葬改革法规政策和文明、低碳、环保祭扫。注重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引导文明祭扫新风,弘扬新风正气;积极主动宣传殡葬改革,传播移风易俗新风尚、树立殡葬改革正能量。

 

九江日报记者提问

 

问:我市在落实惠民殡葬和绿色殡葬奖补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政策?

 

答:2018年12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九江市城区惠民殡葬和绿色殡葬奖补激励实施办法的通知》,明确自文件印发之日起:

一是凡具有九江市城区(包括浔阳区、濂溪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八里湖新区)户籍的城乡居民(享受丧葬补助费政策的人员除外)亡故后,在市殡仪馆火化的遗体和公安机关开具允许火化证明的无名尸体实行五项基本殡葬服务免费。免费项目及标准按照市价格主管部门核定,最高按每具2256元执行,具体包括:⑴.普通殡仪车遗体接运费(含搬运费):350元;⑵.遗体冷藏停放费(3天冰棺):576元;⑶.火化费:920元;⑷.骨灰盒(坛)费:200元;⑸.骨灰寄存费(3年):210元。

二是凡具有九江市城区(浔阳区、濂溪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八里湖新区)户籍的城乡居民去世后,主动在市城区殡葬服务单位以骨灰水葬、撒散等不保留骨灰以及不留标识、不占地或少占地的树葬、花葬、草坪葬、深埋等节地生态葬方式进行骨灰处置的。具体项目及标准为:⑴.采取骨灰水葬、撒散等不保留骨灰安葬方式的,一次性给予每例3000元奖补。⑵.采取骨灰树葬、花葬、草坪葬、深埋等不单独留标识、不占地或少占地生态安葬方式的(具体指将逝者骨灰用可降解骨灰盒(坛)装殓深埋于地下,地面栽花、种草或植树,不单独立碑,但在墓园内指定位置免费镌刻逝者姓名作为纪念,以便亲属祭扫),一次性给予每例1000元奖补。

三是要求各县(市)要参照制定出台当地惠民殡葬和绿色殡葬奖补激励实施办法,推动全市惠民殡葬、绿色殡葬的全面落实。

 

浔阳晚报记者提问

 

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养老特别是社区养老服务业,请问我市在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业方面将采取那些新措施?

 

答:居家养老相对机构养老的发展比较滞后,在实践探索方面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近年来,我局在完善政策措施、开展社区养老试点等方面积极开展工作。报请市政府审议通过《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意见》,制定出台《加快推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意见》,推动建立困难高龄、失能老年人的补贴制度,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等级评定,进一步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

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推动落实《九江市养老服务设施近期布局规划》。强化规引领,落实养老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建设标准,新建住宅区和老城区连片改造居民区按每百户不少于20平方米和15平方米的标准配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二是深入开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发展智慧养老服务新业态,发挥12349居家养老综合服务信息平台辐射作用,构建市、县、乡村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大力扶持品牌和连锁化居家养老服务企业(社会组织)开发养老综合服务项目,提供多元、精准的养老服务。鼓励建设社区嵌入式养老,支持家政服务、餐饮服务、医疗服务等机构拓展服务领域,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洁等定制服务,满足老年人就近养老需求。三是健全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建立农村留守老年人信息台账制度,建立留守老年人的定期探访制度。充分发挥村委会、老年协会、社工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不断丰富留守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农村养老设施建设,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进农村地区的医养结合实践,为农村留守老年人提供基本照护服务。

 

问:当前机构养老“一床难求”与“床位闲置”并存的矛盾,请问民政部门如何破解?

 

答:养老服务业作为新型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矛盾和问题。比如:城区养老服务供养不充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在城市主城区,老年人居住集中,服务需求旺盛,机构和床位数量都不足,导致“一床难求”。而在农村或在远郊,养老机构分布在乡镇,交通不便、远离医疗机构等公共服务设施,且大多数乡镇敬老院只接收政府托底供养人员,导致“床位闲置”。

针对以上问题,民政部门持续深化养老服务改革,积极拓展多元化养老服务供给主体,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继续实施《九江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和《九江市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结合老年人规模,优化养老服务设施空间布局,持续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二是深化市场化改革。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通过市场化改革解决 “一床难求”“床位空置”等问题,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逐步使社会力量成为养老服务业的主体,民办养老床位占比达到50%以上。三是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明确基本养老服务对象、供给方式、服务项目,聚焦经济困难老年人照护服务需求。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着力补齐社区养老短板,着力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能力。同时,积极发展智慧养老新业态,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通过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养老服务网络,引导老年人就近享受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