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水利行业监管 建设美丽幸福河湖”新闻发布会
中共九江市委宣传部,九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日期:2021-07-08 17:25:40

7月8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市水利局联合召开“强化水利行业监管  建设美丽幸福河湖”新闻发布会,一起来看看吧。

 

发布会现场

市水利局副局长叶凌志介绍全市水利行业监管情况

 

强化水利行业监管  建设美丽幸福河湖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大家好!首先感谢各位对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今天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强化水利行业监管建设美丽幸福河湖”。下面,我介绍一下近年来全市水利行业监管有关情况。
九江是个水利大市,全市水域面积约495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17.6%。长江江西段152公里岸线全部在九江境内,鄱阳湖在九江境内的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全市共有万亩以上湖泊10个,千亩以上万亩以下湖泊31个,流域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350条,其中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5条;大小水库1198座(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27座,小型水库1169座),总库容近百亿立方米;各类圩堤590座(五万亩以上圩堤11座,万亩以上五万亩以下圩堤23座),堤线总长超过1千公里;涵闸、泵站、灌区、水电站、农饮等各类水利工程4万多座,基本形成了集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水生态安全为一体的水利体系。要管好如此庞大的河湖和工程体系,水利部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水利的要求已经从生存需求走向品质需求。当前,我国治水主要矛盾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人民群众对除水害兴水利的需求与水利工程能力不足的矛盾,转变为人民群众对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的需求与水利行业监管能力不足的矛盾。
近年来,九江水利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坚持以水生态文明建设统领水利改革发展,持续加强水利行业监管,为全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利支撑。在2020年全省水利改革发展考评中我市再夺桂冠,11个县(市、区)进入优秀行列。“十三五”期间,我市累计获得全省第一名2次、第二、第三、第四名各1次。
1.最严格水资源管理有效落实。一是有效建立“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印发《九江市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明确年度用水总量、用水效率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等单项控制指标;运用责任考核机制,促进市、县两级联动抓落实,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合力促实效。二是规范开展取水许可审批。按照用水总量控制要求,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发证,科学审查企业取用水合理性,将技术论证及专家审查作为重要依据,指导县(市、区)做好延续发证取水评估。对国控一、二期取用水户情况进行规范效核,对长江、鄱阳湖、修河干流及省调水库重要取水口企业进行全面核查。三是严格落实日常监督管理。深入推进“四不两直”水利综合督查和“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检查,对市管取用水户取水登记台账、用水设施和计量设施运行情况、计划用水执行和水资源费缴纳等情况进行了现场核查,并督促整改。全市共完成2001个取水工程(设施)核查登记和61个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并销号。四是及时编报水资源管理统计信息。编制水资源公报、按月发布水资源质量月报、及时填报水资源管理年报、节约用水年报和用水总量数据信息。全市共组织206家用水户注册及用水量填报,完成名录库录入244家,其中灌区用水户59家、公共供水户109家、自备水源工业取水用水户69家、自备水源服务业取水户7家。据九江市水资源公报显示,2020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较2015年降低35.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较2015年降低48.1%,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31,全市用水总量为22.12亿立方米。
2.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造经验。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水利部、省水利厅关于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的部署要求,坚持以“让标准成为习惯,使习惯符合标准”为目标,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思路,通过规范明确管理事项、确定管理标准、规范管理程序、科学定岗定员、建立激励机制、严格考核评价“六步法”,在全市逐步推行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全面提升水利工程日常管护水平。三年来,全市争取省级以上水利工程维养及标准化建设补助经费逐年增长,总计达到1.61亿元多,共完成1598座国有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其中16座达到一级标准,水利工程面貌焕然一新。2018和2019年,全省堤防标准化管理试点现场推进会和全省水利建设与管理现场推进会相继在我市召开;2020年,水利部确定在我市召开全国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现场交流会。
3.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河湖“清四乱”工作,以总河湖长令的方式,要求全市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并把河湖“清四乱”纳入各级河湖长履职的内容。市、县水利部门以“零容忍”的态度对河湖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和常态化监管,通过暗访督查、遥感监测等方式深入排查“四乱”问题,并建立整改台账,已累计整改突出问题近两百个,河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特别是落实“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部署开展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高标准完成了全市122个整治任务,得到了水利部的高度肯定。此外,我们正在集中力量深入开展河湖圩堤管理范围内建房问题排查整治,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4.严格水土保持监管。针对生产建设项目存在对水土保持工作重视不够、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加强水土保持监管执法,压实项目法人水土流失防治主体责任和参建各方水土保持责任,严格水土保持审查审批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对问题较多的项目负责人进行约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查处有关违法问题,实行信用惩戒,推动在全社会形成遵法守法、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
5.全面完成小水电清理整治任务。为解决小水电过度开发带来的生态问题,2018年底,水利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部署了史上最大规模的长江经济带小水电整治行动。经过3年努力,按照分类处置和“一站一策”的方式,我市全面完成了367座小水电站清理整改任务,对部分电站进行了拆除,对保留的电站实施了整改提升,全面落实了电站大坝安全鉴定和生态流量泄放措施,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创建绿色水电示范电站和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电站,开展水电站现代化提升工程,促进了小水电科学有序可持续发展。
6.大力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我市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自2016年启动以来,历经5年实践,取得阶段性成效,从先行先试转向全面推进、从机制建设转向制度运行、从政策研究转向实践操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和省政府办公厅有关文件要求,我市积极探索符合南方丰水地区的改革路径和模式,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出台了《九江市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建立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联席会议制度和改革信息报送调度机制。目前,我市已完成1个首批整体推进县、7个“续建”灌区、3个设施农业园、1个“双供”灌区、多个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和小微灌区改革任务,累计下达市级财政补助资金503.98万元,完成改革面积63.33万亩。通过实施改革,群众节水意识不断提高,农业用水管理更加有序,大水漫灌已基本消失,精细化、经营化、大户化耕作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已初步形成。特别是各地积极探索创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模式,从小型水源到田间管理的“德安县顾田模式”、创新乡镇水管体制改革成立农业管理中心的“修水县苏区堰模式”、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的“都昌县土塘模式”等一批可操作易推广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改革经验渐次成熟,走上全域覆盖以完善运行维养机制为核心的双层治理新路径:即骨干工程专业化、物业化管理;田间工程在政府领导和灌区管理单位的指导下,采取物业化管理或与其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统筹管理“统一主体、统一经费、统一管护”的新模式。
7.河湖长制提质升级。2017年,我市通过了国家河长制体系建立验收评估。2018年,我们开始全面推行湖长制,并在省人大法制委、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省水利厅联合召开的贯彻实施《江西省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条例》新闻发布会上作了典型发言。2019年起,我市坚持“四套班子”高位推动、责任部门合力推进、全民全社会共同参与,不断探索河湖管护新思路、新模式、新机制,确保河湖长制工作“有名、有实、有成效”。目前全市共有河(湖)长2328名(其中设立市级河(湖)长8人、县级河(湖)长125人、乡级河(湖)长534人、村级河(湖)长1661人),设立巡查员、保洁员6253名,竖立省、市、县、乡级河长湖长公示牌1626块。各级河湖长巡河巡湖、督办问题成为常态,先后探索城市湖泊保护立法、河湖管护联合执法、“河(湖)长+警长制”、“河(湖)长+检察长”协作机制、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企业河长”、“民间河长”、“我是河小青”志愿服务等创新做法。《中国水利报》头版头条刊登我市打造最美岸线建设幸福河湖纪实。
各位媒体朋友们!当前,水利发展已进入工程建设与河湖监管并重的阶段。用强有力的监管措施管好“盛水的盆”和“盆里的水”,是水利行业健康发展之需,是建设幸福河湖的必然要求。下一步,我们将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强化水利行业管理能力保障建设,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的涉水法律法规体系、务实管用的规章制度体系、科学有效的行业标准体系,不断提升水利行业监管水平,以河湖生态的“含绿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含金量”。
我先介绍这些,谢谢大家!各位有什么问题想了解,我们将进一步回答。

 

 

发布会现场,与会领导就市民关心的问题进行回答,请继续往下看!

 

邹秋文 

水利局四级调研员、水资源科科长

 

2019年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印发《国家节水行动方案》,请问我市如何推进国家节水行动?

 

答:2019年12月23日经市政府同意市发改委、市水利局联合印发《九江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根据任务分工,市水利局主要抓了三个方面:一是全面铺开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水利部先后授予修水县、瑞昌市、濂溪区、湖口县等4个县(市、区)“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德安县、永修县获省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称号,共青城市、彭泽县完成省级技术评估和验收,武宁县、庐山市、都昌县完成省级技术评估,柴桑区完成申报资料编制和节水设施改造,并已县政府名义申请省级技术评估和验收。二是广泛开展节水载体建设。全市338个节水型载体获市级命名,其中9个工业企业、4个高校、5个灌区、7个居民小区获省级命名,江西理文造纸有限公司、神华国华九江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获省级节水标杆企业,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获省级水效领跑者、省级节水标杆企业、省级节水型企业称号,成为节水“全能冠军”企业。三是深入开展节水宣传。每年3月份举办“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专题宣传,组织开展了节水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等系列活动,近千名节水志愿者参与节约用水倡议,百万民群众接受节水宣传教育。

 
傅建伟

市水利局运行管理科科长

 

我市水利标准化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全省走在前列,请问我市是如何推动这项工作的?

 

答: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率先试点,趟出标准管理新路。2016年底,我市派出调研组专程到浙江学习考察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工作,开启了我省探索实践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之旅。学习考察返回后,我市立即谋划部署,率先开展标准化管理试点。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出台工作方案,召开动员大会,建立一系列工作制度,统筹协调推进标准化管理工作。2018年26座试点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后,随即在面上推开,目前共完成1598座国有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建。

二是打造亮点,树立标准管理样板。我市充分发挥永安堤标准化管理创建示范引领作用,从改善堤防形象入手,采取一系列措施,全面实施堤容堤貌提升工程。九江开发区投资1亿多元,对永安堤全线实施美化亮化工程。近年来,国务院、水利部、省委省政府多位领导到永安堤视察,均给予了高度评价。多个兄弟省市水利部门先后到永安堤学习考察。2018年,长江最美岸线•九江国际半程马拉松赛事在永安堤举办,吸引了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一万多名长跑爱好者参加。以永安堤为示范,沿江各县(市、区)总计投资56.6亿元,全力打造长江“最美堤防”。

三是统一规范,明确标准管理流程。各地坚持管理日常化,严格遵循“六步法”,着力解决水利工程“谁来管、管什么、怎么管、管到什么标准”的问题,使工程形象更加美观、运行更加顺畅、效益更好发挥。同时,注重提升管理信息化、法治化水平,我局筹措950万元资金,开发建设了水利工程标准化运行管理平台和水利工程视频监控平台;积极推动《九江市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立法工作,目前已上报省人大常委会审议,争取今年10月份颁布实施。

四是因地制宜,探索多种管理模式。德安县国土面积不大,水库较为集中,管理基础较好,在全县统一推行小型水库物业化管理,把75座小型水库日常养护打包交给养护公司,既减轻了乡镇管理的压力,又使维养经费得到更好的统筹使用;修水是九江幅员最大的一个县,中小型水库多达191座,分布范围较广,对水库数量较多、较为集中的乡镇,把水库养护工作统一委托给省水投水库公司管理,对水库数量少、相对分散的乡镇,则聘请老党员、老干部和贫困户担任管理员;湖口县压实沿江工业园责任,采取企业共建、“门前三包”的办法,强化长江堤防管理;瑞昌市把堤防纳入市政园林管理,解决管理人员和经费不足的问题。这些做法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舒伟 

市河湖生态环境管理中心副主任

 

我市在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中,如何针对水污染、破坏河湖生态等突出问题抓好问题整治工作?

 

答:市河长办协调各地各部门在全市范围内持续开展了以“清洁河湖水质、清除河湖违建、清理违法行为”为重点的“清河行动”,包括对生态环境影响较为突出的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船舶港口污染、水域采砂、河湖“清四乱”、渔业资源保护、入河排污口整治以及黑臭水体管理和治理等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同时对破坏河湖生态的突出问题,开展调查摸底,对来自于中央、省环保督查以及群众举报投诉等问题全部纳入“清河行动”问题清单管理,制定了整改方案、建立了问题台账。市政府督查室、市河长办联合相关责任单位采取专项督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不定期对“清河行动”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并以“河长令”“督办函”的形式督促问题整改工作的落实。这场清河行动“攻坚战”已持续开展了6年,应该说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这里有组数据,2016年-2020年“清河行动”共排查了1258个问题并全部完成整改。通过强化河湖问题整治,一批影响河湖水质、污染水体环境、破坏河湖生态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去年我市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均为100%,水环境总体质量达到“十三五”最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