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农业70年,这些变化值得牢记!
中共九江市委宣传部,九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日期:2019-09-19 16:47:22

9月19日上午,九江市政府新闻办、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召开“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十二场新闻发布会,一起来看看吧。

发布会现场

发布人农业农村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 郭晓茹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70年来九江市农业农村发展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018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13.4亿元,是1949年的256.1倍,年均增长4.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482元,是1978年的106.5倍,年均增长12.4%。

本次新闻发布会上

主要从六个方面

对70年来全市农业农村发展成就进行介绍

↓↓↓

一、从靠天吃饭到科学种田,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

70年前,我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农业生产采用的是延续千年的牛耕人犁传统耕作方式,生产方式粗放,生产效率低下。7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大力兴建各类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有效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的高标准农田150万亩,全面提升了农田综合利用效益,大幅度提升了粮食产能。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粮食年产量稳定在30亿斤以上,2018年达到30.7亿斤,是1949年的4.5倍,年均增长2.2%。我们先后与中国茶科所、水科院、油料所以及省农科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挂牌成立省农科院九江分院,建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试验站9个、院士工作站8个,组建产业技术创新与推广服务团队30余个,初步建成产学研合作、市县乡联动的网络化科技服务体系。2018年,全市农机总动力23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70.7%,农业科技贡献率增至58.8%。

二、从粮棉主导到百业兴旺,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解放后到改革开放的很长一段时期,我市农村土地主要是用来种植粮食和棉花,结构单一,品类稀少,农民的温饱都难以解决。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突出发展“两茶一水”优势产业,建设了一批优质稻、高效经济作物、草地畜牧业、特色水产等绿色优质种养基地,使农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农产品品质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不断增强。2018年,全市已发展茶叶32万亩,年产量1.5万吨;虾蟹46.01万亩,其中稻虾共作16.02万亩;全市水产品年产量45.17万吨,其中特种水产17.1万吨;油菜、蔬菜、水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2019年,“两茶一水”产业更是得到快速发展,其中新增茶叶3.16万亩,总面积达到35.13万亩;新增稻渔综合种养10万亩,虾蟹养殖总面积达到了49.2万亩。尤其是成功举办2019九江国际名茶名泉博览会,唱响了“一绿一红一泉”特色品牌,目前庐山云雾茶、宁红茶品牌价值分别达到了27.7 亿元、15.3亿元。

三、从一产独唱到三产融合,农业多重功能逐步释放

70年前,九江农村第一产业特别是粮食作物种植在产业结构中占绝大比重,二三产业占比微乎其微,而且基础脆弱、层次低下。70年来,我们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不断细化产业分工,探索农业多重功能,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持续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企业达到645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5家、省级龙头企业88家。全市已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26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49个,今年,彭泽县成功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我们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已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省级示范县4个、中国最美休闲乡村4个、省级休闲农业十大精品线路2条、规模以上休闲农业示范点150多家,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6个。成立了九江市农产品电商运营中心,建成村级益农信息社850家,实现了农产品“线上”销售。

四、从脏乱不堪到美丽宜居,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70年前,农村房屋破毡烂瓦、道路狭窄泥泞,村庄人畜混居、污水横流,一番破败萧条、肮脏邋遢的景象。70年来,我们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2006年,我们全面启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至2018年底,累计完成15000多个村庄的整治建设,新农村建设覆盖率达到65%,今明两年基本可实现“扫一遍”的目标近年,我们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全省率先启动新建村点污水治理工作,其中建成污水深度处理村庄1000多个。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顺利通过国检,全市90%的以上村庄垃圾实现了无害化处理,湖口县等6个县区实施了城乡环卫一体化第三方治理;农村垃圾分类处理逐步推开,瑞昌市作为全国100个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县得到农业农村部充分肯定;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3.47%;农村人居环境常态化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农村环境面貌极大改善,农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五、从缺衣少食到全面小康,农民生活水平跨越攀升

70年前,农村经济落后,农业效益低下,农民生活窘迫。70年来,我们始终探索促进农民脱贫增收的方法路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上做了大量工作。我们创新开展“九江秀美乡村游推介”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乡村旅游精品点和精品路线700多期;扎实开展“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累计培养学员6000多人;推动乡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协会全覆盖,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力度,不断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推行产业扶贫“五个一”机制和“一领办三参与”模式,通过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和培训,有效激发了贫困人口自身发展动力。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了坚实步伐。

六、从集体大锅饭到家庭承包再到合作经营,农村改革活力持续释放

七十年来,农村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等改革。人民公社时期,集体大锅饭生产方式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标志的农村改革,让农业生产关系得到极大优化,劳动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2014年,我们全面启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共完成土地颁证面积361.56万亩,发放承包经营权证书67.96万本,为广大农民吃下了“定心丸”。通过确权颁证,大力推动承包地“三权分置”,有效放活了农村土地经营权。截止目前,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167.3万亩,流转率46.26%。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农民合作社总数达7850家,家庭农场总数达3417家,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力量。积极探索农村财政金融改革,2014年以来,“财政惠农信贷通”累计为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发放贷款57亿元,有效解决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题。

发布会现场,记者们就市民关心的话题提出了问题,请继续往下看!

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刘瑞平回答记者提问

问:中央、省、市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高度重视,我市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取得了明显成效。请问我市准备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

答:近年来,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议精神,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紧扣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的目标,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而扎实推进,农村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村面上保持了常态化的干净整洁,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大幅提升。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发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水平。

1.全面打赢村庄清洁行动秋冬战役。积极开展以“四清二改一管护”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秋冬战役,做好“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省级清洁村庄”的申报准备工作,确保全市所有村庄达到“干净整洁”的要求。切实抓好武宁县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县建设,使之成为全省、全国农村人居环境的标杆。

2.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连点成线、拓线成面、突出特色、整片打造”的建设格局,强化规划引领,促进品质提升,彰显“点美、路新、环境优”的整体效果。加快全市4487个新村点的整治建设,深入推进武宁、修水、共青城3个美丽宜居示范县创建,连线连片推进12个美丽乡村示范带、示范片建设,集中力量打造好24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同时加快组建新农村建设促进会,实现县县全覆盖。

3.深入开展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坚持把厕所革命与村庄污水治理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全面完成8.7万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改厕任务。加快推进431个生活污水深度处理示范村庄建设,加强施工质量的监管,做好后期设施运行和管网维护工作,确保村庄生活污水深度处理设施全面建成并正常投入运行。

4.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全面推广瑞昌市农村厨余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的经验作法,全市选定25个乡镇开展农村垃圾分类试点,市财政将按每个试点乡镇10万元标准进行补助,确保实现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和长效化。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第三方治理,加强监督管理,避免一包了之,年内争取60%以上县(市、区)实现全域第三方治理一体化。

5.建立健全村庄长效管护机制。按照“五有”和“五定包干”要求,建立完善村庄长效管护机制,切实抓好村庄卫生保洁、沟塘清淤、绿化养护、道路养护、公厕管理、路灯维护、体育休闲设施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维护等工作。按照省里要求,推动每个行政村按省、市、县、乡1:1:2:1的比例落实5万元管护资金。鼓励引导农户参与村庄建设管护、缴纳保洁费,确保保洁费收费面达到80%以上。建立各级财政补助、村集体投入、农户适当付费、社会支持参与相结合的经费保障机制。

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夏晴回答记者提问

问: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作为新组建的农业农村局,如何保障好我市的粮食安全?

答: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粮食安全关系到我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建国七十年来,我市在粮食安全调控保障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粮食产量由建国初期33.9万吨,发展到今天153.6万吨,是当时的4.5倍;我们的粮食储备逐步建立,目前我市承担了中央、省、市、县四级储备任务;粮食基础设施建设有较大改善,仓库由建国初期的破旧仓房经过几轮改扩建,建成了分布我市各县中心储备库的高大平房仓、拱形仓,仓容也由原来的3.5万吨,发展到今天的160万吨,是原来的45.7倍;粮油仓储设施及检测设备从无到有,提升为全机械化作业及先进仪器设备检测,并利用互联网技术逐步建成智能化粮库。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发展变化,我们实现了从“吃不饱”向“吃得饱”,进而追求“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但是近年来,社会上出现了一些认识误区,认为粮食连年丰收,粮食多了,粮食安全出不了大问题。这种思想是非常危险的,九江是一个粮食销区,当前我们的粮食供需仍处在一个紧平衡状态,一旦出现应急突发状态,这种平衡被打破,就可能引发粮食安全问题。因此,作为新组建的农业农村局,对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加强粮食安全保障责任重大。下一步我们将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保障粮食安全意识不动摇。要充分认识到,粮食是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资,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认识粮食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要时刻绷紧抓好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二、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当前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绝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粮食生产,改革的目的是在更高水平实现更高质量的粮食安全保障,我们要坚持落实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保持我市粮食生产总体稳定。

三、夯实粮食调控基础不放松。一是统筹好政策性收购与市场化收购,既执行好国家最低价收购政策,又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入市进行市场化收购,守住不发生“卖粮难”底线。同时引导收购环节的质量导向,守住粮食质量安全底线。二是要按照省政府的要求,积极落实好市县储备规模,确保市县储备实物数量足额到位。三是加强储备粮轮换管理,确保市县储备粮真实、质量完好、账实相符,真正做到管得好、用得上、调得动。

四、搞活粮食流通的初衷不改变。以“农头工尾,粮头食尾”为指引,推动我市粮食产业化发展,转型升级,实施“中国好粮油”行动,着力为消费者提供质量优良的绿色产品。

五、粮食市场监管不松懈。依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积极开展辖区内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切实维护生产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我市粮食安全。

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帅锦耀回答记者提问

问: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近年来我市农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请问我市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准备怎么干?

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基础,产业兴则乡村兴。建国70年来,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此同时还存在农业大而不强、品牌不响、附加值不高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把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作为现代农业的核心目标,推动“粮经饲统筹”“产加销结合”“贸工农一体”“农文旅融合”等,加快形成完整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我们将持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两茶一水”等优势产业,支持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流通业,加快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和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二是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把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产品品质作为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坚持用现代物质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提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由主要追求产品数量向更加重视产品品质提高、更加重视生态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我们将进一步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持续改善农业生产设施条件;加快农业机械化率普及,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特别解决好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高标准、高水平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力争到2020年全市现代农业示范园总数达到150家,基本达到“一乡一园”的目标;强化农业标准化生产,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不断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

三是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把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作为提升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推动农业经营主体多元化、服务社会化、经营规模化、产品品牌化,不断提升现代农业的竞争力。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政策,精心包装一批农业重大项目,重点引进一批“航母型”龙头企业,培育壮大一批本土企业;加大力度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发展,着力培育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进农村承包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以茶博会、各类展销会为契机,加大品牌宣传推广营销力度,推动我市农产品“四进”,不断唱响“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品牌。

市农业农村局党委委员艾群兵回答记者提问

问: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决胜冲刺阶段,而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十大工程之首,农业农村部门在产业扶贫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今后将如何继续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工作?

答:农业农村部门作为产业扶贫的牵头单位,一直高度重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村的产业扶贫工作。从2015年打响脱贫攻坚战的近4年来,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和中央、省、市决策部署,为全市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保障。是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优势特色产业,油茶、水果、茶叶、蔬菜、中药村、菊花等种植业覆盖贫困村332个,带动贫困人口19.8254万人次;生猪、牛、家禽、水产、养蜂等养殖业带动贫困人口13.9687万人次。二是培育了一批有带动力的新型经营主体,一批扶贫“龙头”成长壮大、落地生根,成为带动脱贫的“火车头”。目前,全市共有具备扶贫带动能力的各类新型经营主体6998个,其中龙头企业29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364个,家庭农场782个,致富带头人2560个,新型经营主体对贫困村实现全覆盖,直接带动贫困户达6.56万户次。三是壮大了一批农村集体经济,基本形成了“村有集体产业、户有增收门路”的良好局面,贫困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706.6万元,获得产业发展扶持的贫困户数达69504户,贫困户通过扶贫产业带动预计户年均增收1840元。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到最后决胜阶段,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也将继续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工作。一是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推进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农业结构调整、高标准农田建设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适合贫困村的优势特色产业。二是紧密利益联结机制。继续推行村干部与能人带头领办、村党员主动参与、村民自愿参与、贫困群众统筹参与的“一领办三参与”产业扶贫模式。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健全收益分配机制,保障贫困户利益,形成贫困户稳定增收长效机制。三是深入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发挥农业部门专业特长,建立产业技术专家服务队伍,健全贫困户产业发展“一对一”技术帮扶机制,深入开展扶贫产业技术指导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