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划重点项目,九江迎来大发展!城乡建设九江打算这样干
中共九江市委宣传部,九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日期:2018-10-18 15:30:53

 

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学习贯彻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市直相关部门于8月至12月举办“贯彻十一届六次全会,见证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

 

 

10月18日上午,市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罗百奚介绍“城乡面貌焕新颜,美丽九江绘蓝图”情况,并答记者问。一起来看看吧····

 

发布会现场

 

主发布人 市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罗百奚

 

改革开放四十年城乡建设辉煌成就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前,我国开启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大门。伴随着改革的春风,我市城乡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城乡面貌日新月异、焕然一新。一起来看看······

 

1.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心城区从“两湖”时代迈入“八里湖”时代。九江地、市合并,瑞昌、共青城、庐山先后设市,九江县(柴桑)撤县设区,八里湖、庐山西海迅速发展。城镇化率提高到53.77%。据初步测算,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1978年(下同)的17.7平方公里增加到2017年(下同)的127.09平方公里,增长了7.2倍,年均增长5%。市区人口由36.2万人增加到105.23万,增长了2.9倍。九方购物中心、万达广场、九江新天地、联盛快乐城等一批商业综合体建成运营,中心城区已建、在建和拟建的商业面积达1000万平方米。通岭大道、庐山索道等一批连接中心城区和庐山景区的项目相继建成,旅游城市和城市旅游有机融合。城镇建设方兴未艾,乡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全市镇(乡)域建成区面积2.3万公顷,绿地覆盖面积1927公顷,道路长度1720公里。

 

 

2.城市功能日臻完善

40年来,我市建成了一大批道路、管网、供气、供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许多设施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好到优。成功创建了国家无障碍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市城市道路总里程2368公里,建成区道路面积率14.5%,人均道路面积19.28平方米,10月9日,“拆四建二”项目完工,形成了我市快速通道体系。市级、区级主题公园数量123个,建成区绿地率42.2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93平方米,燃气普及率98.5%。中心城区数字市政平台建成运行,近年来,年均维修市政道路5.1万平方米,维修人行道2.3万平方米,维修路灯1.2万盏,更换井具1.1千套。供水普及率98.77%,日供水能力提升至44万吨,完成一户一表新建改造30.8万户;天然气管网成功实现双气源保障,通气户数增长21万户,用户使用比例超50%。

 

 

3.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我市一直高度重视小城镇建设工作,抓住小城镇快速发展的机遇,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带动了一批重点镇、百强中心镇的蓬勃发展。一批特色小镇创建成功申报获批,目前国家级特色小镇1个、省级特色小镇6个、市级特色小镇10个。全市建成了15个百强中心镇污水处理设施、11个环鄱阳湖小城镇污水处理设施。传统村落保护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6个,入选首批省级传统村落6个。实施农村危房改造8.6万户,近30万农民从危旧房搬进了新居,实现了住安全房的梦想。村庄美、田园美、环境美,一个个美丽宜居乡村脱颖而出,已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

 

4.建筑业规模持续扩大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40年来,我市建筑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建造能力不断增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对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彰显城乡建设新形象、构建群众新生活作出了积极贡献。建筑业企业增长至367家,一级企业增长至20家,二级企业增长至121家,建筑业完成总产值增至470亿元,年均增长13.6%,建筑业总产值长期处于全省第一方阵。积极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全市累计新建装配式建筑面积达58万平方米。

 

5.改革事业凝结硕果

 

40年来,首先是由职能变化带来的名称变化,最初成立叫基本建设委员会(1978年),然后更名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1983年),建设局(1996年),建设规划局(2010年),现在是建设局。我局现在的主要职能是,对相关工程建设、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建筑业及城市公用事业进行行业管理。我局始终牢固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服务意识,加快推进建设系统“放管服”改革,制定了一系列“放管服”规范性文件,完成“三单一网”清理工作,清理规范我局行政权责清单371项,清理中介服务事项8项,清理规范的公共服务事项30项,所有审批服务事项全部进驻窗口。制定“三告知一承诺”制度(“三告知”即一次性告知审批流程,一次性告知申报所需材料,一次性告知所缺资料;“一承诺”即承诺凡行政许可项目的报批,前置条件具备的,按承诺时间办结)。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实施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并联审批机制,通过并联审批和容缺受理最大限度压缩审批时间,所有审批时限均比法定审批时限压缩50%以上。

 

 

九江城乡建设 他们打算这样干

 

 

近年来,我市建设系统不断适应新时代对城乡建设事业发展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着力在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下功夫,推动城乡建设事业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一步,我局将围绕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决策部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加强自身建设为保障,突出项目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建筑业快速发展,“放改服”改革等重点,全面推进城乡建设事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注重项目建设,提升城市品位

 

 

现在的九江,已经到了从“八里湖”时代跨入“赛城湖”时代。按照九江市城市总规修编和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大力推进城市组团快速通道建设,全面提升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市的综合交通体系,努力形成“中心集聚、组团发展、一体融合”的发展格局力争用3∽5年时间,中心城区人口达到150万,建成区规范范围达到300平方公里。加快“五大组团”建设。推进寻阳古城、会展中心等项目,同时抓好新城的基础设施、功能配套、公共服务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八里湖中央商务区、金融广场和总部大楼等一批产业项目,配套完善公共设施,着力建成一座绿色生态、创新时尚、智慧互联、全国一流的时代新城。加快高铁枢纽、新区基础设施和高架快速路等项目建设,建成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城区门户、旅客集散中心、高铁经济样板。加快建设科创中心、新产业综合体、芳兰湖生态公园等项目。老城区加快实施棚户区改造,完善功能。把九江建设成为山水辉映、环境优美、功能完善、文化深厚、宜居宜业宜游的省域门户城市。

 

 

注重城市保障,完善城市功能

 

 

大力完善市政、园林、供水、供气等城市公用事业建设,提升城市保障能力。结合道路建设与改造、新区建设、旧城改造、地下空间开发。加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力度,加快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步伐。推进城市排水防涝补短板三年行动,积极开展海绵城市项目建设,确保2020年底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要求。统筹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确保完成八里湖新区、鄱阳湖生态科技城等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任务。加快污水管网建设和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推进白水湖、芳兰湖和蛟滩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提高污泥资源化水平。推进老鹳塘、鹤问湖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确保污水处理设施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

 

注重环境整治,优化人居环境

 

我局将积极履职、主动担当,以最大的决心、最强的力度、最硬的措施、最实的行动,打赢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攻坚战。紧紧围绕“居民生活环境切实改善,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的基本目标,牢牢抓住“净化”行动和长江岸线、交通干线、景区沿线“三线”整治提升行动工作重点,进一步强化建筑工地的日常监管,加大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力度,努力实现建筑工地扬尘治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同时,深入开展“三城同创”,加强市政主次干道和背街小巷整改提升,抓好公园广场整改提升,加强对建筑工地环境卫生的监督管理。

 

注重质量安全,促进建筑业发展

 

作为建设部门,我们既要一手抓项目建设,又要一手抓行业监管和服务,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为抓手,落实工程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强化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职责,严格规范招投标市场行为,完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为抓手,深入开展建筑施工企业和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大力推动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行为规范化和安全管理标准化,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以做大做强产业为目标,以加强扶持引导为抓手,以优化发展环境为重点,积极主动作为,努力奋力赶超,促进我市建筑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全市建筑业总产值1000亿元。重点从培育建筑重点企业、支持企业升级增项、发展建筑业总部经济、做强建筑业产业特色、加快推广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等五个方面促进本地建筑企业发展。

 

注重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效率

 

着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建设队伍,切实提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和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关于“放管服”的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落实建设系统改进作风、简政便民、服务发展的十项措施。实行审管分离的原则,按照“三集中,三到位”的要求,将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面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窗口,实行“一窗”综合受理、集中审批、一站办结,确保中心窗口之外无审批,让群众和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真正实现“办事人员少跑路”,推行“一次不跑”网上办和“只跑一次”马上办。优化项目审批流程,缩短项目审批时限,依法公开审批事项运行,积极推行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备案等前置事项的并联审批,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审批服务环境,提高审批服务效率。





局班子成员出席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记者们就市民关心的话题向市建设局的同志发问,继续往下看!

发布会现场

 

 

 
中国江西网记者提问

 

问:今年以来,省、市高度重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我市开展了一段时间,请问我市在这项工作上取得了什么进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之后,我们的城乡环境会变得很好、很漂亮,那么在保持上,下一步有什么工作打算?

 

答:从2017年6月开始,我市全面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一年来,经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城乡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全市累计拆违拆临、清理残墙断壁共615万平米、清理垃圾死角3.7万处、清理陈年垃圾近35万吨、建筑外立面改造近1900万平米、维修改造污水管网3.1万处、绿化美化土地433万平米、清理垃圾小广告近85万处、清理废旧牌匾线杆1.8万处,社会反映良好,百姓充分肯定,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我们的主要做法:一是成立高效运转的工作机构。我市建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工作推进领导机构,同时成立了统筹协调推进办公室,各县(市、区)乡(镇)、村也成立了响应的机构,建立了全市四级网格化联络员制度。二是制定了切实有效的实施方案。市委、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实施了《关于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开展“五大工程”为抓手,各牵头单位、责任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和属地原则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制定了相应的工作方案。三是实行“五个一”推进机制。对整治任务划分为若干个网格,一个网格、一名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实施部门、一个时间表。四是严格考核奖惩。我市参照《江西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检查办法》,印发实施了《九江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考核补贴与奖励办法》。市政府安排了3000万元资金用于城乡环境整治工作的奖补,对考核前三位的县区进行奖励,考核倒数三位的县区主要领导要在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推进会上进行表态发言,并将排名在市内媒体中进行公示。五是形成了群众举报、媒体曝光、明察暗访、第三方机构评估等多方参与的督查机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整改验收、销号管理,实行一周一简报、半月一报表、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考核,有力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深入开展。

我市召开市、县、乡(镇)三级电视电话会议,出台了《九江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净化”行动实施方案》、《九江市长江岸线、交通干线、景区沿线“三线”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方案》和相配套的《检查考核办法》。需要说明的是,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净化”行动结束后,要评出全省最干净县(市、区)3名和最脏县(市、区)3名,我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净化”行动及长江岸线、交通干线、景区沿线“三线”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结束后,将评出全市最干净的乡镇(街道)和最脏的乡镇(街道)各5位。

下一步,我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紧紧围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百日攻坚“净化”行动和“三线”整治提升共计十一项工作任务,再鼓干劲、再添措施,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各地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抓具体,抓紧调整充实协调议事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责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同时根据“净化”行动的范围、重点内容和目标要求,建立“一图一表”,实行“一点一策”、“一处一案”,实施挂图作战、销号验收。二是进一步强化社会监督。进一步发动社会力量,建立群众监督举报机制,并与新闻媒体进行合作,对群众反馈的问题进行暗访,形成压力传导机制,倒逼城乡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三是进一步强化督查整改。把督查整改工作贯穿于“净化”行动的各个环节和各项具体工作之中,坚持专项督查与限期整改相结合,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形成完善反复抓、抓反复的常态化督查机制,着重解决当前城乡环境问题容易反弹的问题。四是进一步强化全社会共同参与。充分发挥社会群团组织作用,组织老干部、工青妇志愿者、市民群众等开展百日攻坚“净化”活动,广泛开展全县(区)范围志愿者服务活动,真正把“净化”行动工作宣传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和个人。

 

 
江西日报记者提问

 

问:我市已经进入“双百”行列,请针对“双百”数据做些说明。我市6个省级特色小镇的名单?在展望未来中,提出我市用3-5年时间,建成区规划范围达到300平方公里,这个范围的界限是?

 

答:1978年的数字来源于我市城建档案资料,2017年的数字源于江西省统计年鉴。人口数量以常住人口为统计,作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我市有着沿江港口区位优势,传统的支柱产业加上沿江产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人口大量聚集。随着我市实施“两湖时代”迈入“八里湖时代”,即将进入“赛城湖”时代,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建成区不断扩展,已经呈现“双百”城市风貌。

6个省级特色小镇名单为:庐山市海会云雾小镇、武宁县罗坪镇、修水县太阳升镇、共青城市南湖基金小镇、彭泽县天红镇、庐山西海运动休闲生态旅游小镇。

根据九江都市区规划和九江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市建成区规划控制范围为东至鄱阳湖西岸、南到庐山风景名胜区北侧及柴桑区南界,西至柴桑区西界、南至庐山北路、北滨长江。

 

 
第一播报记者提问


问: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加大黑臭水体的整治力度,市民比较关心的是中心城区黑臭水体整治,请问近年中心城区在黑臭水体治理上有什么具体措施?

 

答: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发展的非常快,让广大市民极大地享受了改革开放成果,当然城市建设也存在着一些短板,中心城区出现了一些黑臭水,比如龙开故道、琵琶湖以及十里河的下游段,市委、市政府一直对水环境高度重视,黑臭水体整治不仅是市政府今年的重要城建项目、环保项目,也是市民福祉的民生项目。市委市政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部门联动、市区配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治理过程中,坚持6个字治理原则:1.截。控源截污,截住点源面源污染,让污水不进入湖体、河道。2.引。引入活水,用新的水源充补水体,改善水质。3.净。多层净化,通过湿地、生态岸带净化水体。4.减。内源削减,消减淤泥污染,河道漂浮物、垃圾,减少有机含量。5.养。生态养护,通过微生物调节,构建新生物食物链平衡,推动生态恢复。6.测。多点监测,设立多个监测点,及时监测治理效果。

龙开河整治工程、琵琶湖治理工程的实施主体为九江城发集团,已经开工,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清淤基本完成,正在进行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十里河治理工程实施主体为三峡集团,是我们通过PPP公开招投标产生的,总投资30多亿元,预计年底开工。我们在这里做一个郑重承诺,2019年底完成龙开河和琵琶湖黑臭水体治理,2020年底前完成十里河黑臭水体整治。我相信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中心城区黑臭水体在2020年底前将得到基本消除,给市民一个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景象。

 

 
浔阳晚报记者提问


问: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已经实行了好几年了,我市有多少贫困户因此住上了新房?当前如果农民想申请农村危房改造,需要具备什么条件?

 

答:农村危房改造自2009年开展以来,截止2017年我市共计有78655户享受了政策补贴,对危房进行了改造,住上安全房屋。2018年省下达我市农村危房改造任务7708户,目前已基本开工建设,计划今年12月底全面竣工。

当前申请农村危房改造应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方面条件:

一是农村危房改造实施范围为全市农村地区。各地城市开发边界范围内原则上不安排实施农村危房改造;风景名胜区要按照村镇规划建设管理职能及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二是申请对象必须是农村的“四类重点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散供养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

三是属于无房户、或农户所居房屋经县级住建部门鉴定是危房,属于D级危房的采取拆旧建新方式进行改造,属于C级危房的采取维修加固方式进行改造。

 

 
九江新闻网记者提问

 

问:全国上下都在打蓝天保卫战,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问题,请问我市在工地扬尘治理方面有什么举措?

 

答: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下,我局正在不断地加大工地扬尘防治监管力度,整合力量,示范引路,严管重罚,经过前期努力,大家可以切身感受到取得了初步成效,为保护九江蓝天碧水作出一份应有贡献,尽职尽责。

1.要求所有在建工地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实行六个100%,即工地周边100%围挡,裸土物料堆放100%覆盖,工地出入口设置冲洗平台、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主要道路100%硬化,土方拆迁工地实行100%湿法作业,渣土车辆100%密闭运输。其中拆迁工地、渣土运输车辆的扬尘防治,我局将积极配合属地政府和相关执法部门做好此项工作。

2.正在出台《九江市建设工地扬尘防治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大扬尘防治工作力度,提高扬尘防治工作标准,压实扬尘防治工作责任。使我市建筑工地扬尘防范在前阶段取得明显效果的基础上,再上一个新台阶。

3.正在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管效率,面临当前在建项目多、监管人员严重短缺的现状,正在探索在建工地安装使用远程视频监控管理手段,提高实时监管效率。

4.正在建立参建各方责任主体及项目负责人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包括扬尘防治)诚信管理平台,记录工地扬尘污染不良行为记入诚信管理系统,向社会曝光。目的是进一步净化建筑市场、优胜劣汰,确保工程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

 

 

问:天然气和我们每个居民息息相关,想问九江深燃在开通天然气、保障市民供气这方面有什么具体举措吗?

 

答:按照市委市政府“放管服”的工作要求,我司也采取了一些便民措施:绑定深圳燃气微信公众号,就能在线开通天然气。接到用户开通申请,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开通承诺,基本实现居民开通天然气只跑一次。此外,公司将设计量管与现场安装合并,缩短了安装工期,提高了安装效率。

保障供气方面举措;自今年年初以来,国内天然气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上游气源紧张,为应对严峻的气荒形势,我司采取了以下供气保障措施:

(1)成立供气保障领导小组,制定《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保障方案》和《今冬明春天然气供应调峰应急预案》,明确“压非保民”各项供气保障应急处置措施;

(2)加大气源采购,向上游管输气源单位协调力度,争取最大供应量;与LNG供货商密切联系,保障应急气源的稳定供应;通过深圳燃气与中石油高层协调燃气供应指标;

(3)提前召开大客户联谊会(工商业,非居民),加强与燃气非居客户沟通,争取用户的理解与支持。

下一步,我们也将根据用气情况,通过媒体及时发布信息,提醒居民节约用气,并采取各种措施保障今冬明春燃气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