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九江市特色文化资源的综合调研报告(3)
中共九江市委宣传部,九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日期:2014-09-19 11:16:36

(五)名人文化资源

九江山水灵秀,哺育出了一大批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如:文化巨匠陶渊明、黄庭坚、江万里;历代名将陶侃、蒋干、余庆鳌等;近代革命志士陈宝箴一门四杰、李烈钓、蔡公时、许德珩;样式雷建筑世家鼻祖雷发达和江州义门陈氏家庭等。还有 视九江为第二故乡的庾亮、周敦颐和岳飞等历史名人,有在九江大放异彩的李白、白居易、苏轼和朱熹等文化巨擘。这些引人注目的名字,为九江留下了脍炙人口的 诗词书画、铭文碑刻、轶闻趣事和文化胜迹。其中,白居易的《琵琶行》、周敦颐的《爱莲说》、苏轼的《石钟山记》等均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名篇;灌婴筑城鉴 浪井,公瑾点将烟水亭,宋江题诗浔阳楼,乐天送客琵琶亭,这些精彩的历史故事,与市区的几处旅游景点密切相关,也是九江厚重历史的文化见证;城市中还有许 多经典老地名也多与名人有关,彰显了古老城市的鲜明个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庐山山南的星子县,由于历史上众多的文化名人涉足其山水之间,在我们的语文课 本中,就有五篇课文与此县有关,九江人为此感到自豪。

(六)青铜文化资源

瑞昌铜岭铜矿遗址是九江特色文化资源的亮点。其遗址位于瑞昌市夏畈镇铜岭村,是我国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内涵最丰富的一处大型采铜遗址。遗址分采矿区、冶炼区、生活区三部分。古采矿区集中分布范围约7万平方米,古冶炼区散布面积20万平方米,生活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1991年被评为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和二十世纪中国重大考古发现之一2001年,国务院公布其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其突出的的历史地位和丰富的文化内涵,200612月,正式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目录;2011年被纳入国家十二五重要大遗址保护规划纲要。铜岭铜矿遗址经测定始采于商代中期,距今约3300年,是中国境内发现最早的一处古矿冶炼遗址,是中国青铜时代主要的铜料基地之一,将中国采矿历史向前推了300年,揭示了中国青铜文化的独立起源,相对独立于中原殷商青铜文化之外的另一个重要青铜文化中心,是我国长江中下游青铜文化的发源地。

二、保护与开发现状

1、特色文化资源保护得到高度重视。近年来,九江十分重视文化资源特别是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统筹城市建设发展和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维护了城市文化根脉。全市初步形成了全市博物馆网络,制定了以自然与人文两大版块的历史风貌保护规划,积极申请国债资金和九江市地方配套资金,对全市30多处重要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维修保护,其 中包括部分革命遗址、旧址、以及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文物点,投入资金较大的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美孚洋行旧址、白鹿洞书院、观音桥、庐山传习学舍和 美庐别墅,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锁江楼塔、黄庭坚纪念馆、周敦颐纪念馆、岳母墓、浔阳城遗址、耀邦陵园、义门陈村遗 址、枭阝阳城遗址,以及市城区的大中路西段和庾亮南路两大历史街区等。经过多年来的修复整治,大都保存了历史的原貌,有的设立为博物馆、纪念馆,有的为文物旅游景点,开辟了为游人参观的重要场所,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建立并加强了县、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网,连续多年实现了馆藏文物安全年。

2、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逐步展开。近年来,市委、政府为把丰富的特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作出了实施建立文化强市的战略决策,先后投资20多亿元,在中心城区新建了市博物馆、书画院、城市展示馆、滨江文化生态园、胜利碑、胜利大道及胜利公园等,开辟了首个红色旅游景点——八一起义策源地纪念馆。并依托浔阳楼、锁江楼、琵琶亭、日本台湾银行、美孚洋行、亚细亚公寓等历史景观,建成沿长江5公里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景观娱乐带。投资近70亿元,在星子县建立陶渊明主题文化公园、渊明大道、渊明桥和世界最高的露天阿弥陀佛铜像——东林大佛;在九江县建立以岳母、陶母文化为核心,以贤母文化为内涵,以旅游休闲为外延,集文化展示、生态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中华贤母文化园;在瑞昌铜岭建立以保护为基础,以体验为主线,以青铜为文化,集科考、观光、体验、娱乐、度假为一体的青铜文化生态主题园;在庐山西海建立以生态文化景观为主体,集旅游、休闲、运动、养生、度假、会演等于一体的庐山西海国际艺术园;在德安建立以打造名人文化品牌为主体,集寻根问祖、文化观光、生态休闲和影视拍摄于一体的中华义门陈寻根文化园,还有正在筹建的庐山白鹿洞书院国学译馆等,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以文化促经济的强劲热潮。

3、特色文化资源的宣传营销更加有力。近年来,九江在宣传营销红色旅游资源上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选拔导游、召开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及运营机制研讨会、打造重大节日营销等。先后成立了铜岭遗址保护管理委员会和铜岭青铜文化生态园建设领导小组、世界性江州义门陈文化研究会、样式雷建 筑文化研究会,广泛开展媒介活动。同时,为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扩大九江文化对外的影响力,借助纪念日、开馆、项目落成等时机,组织举办系列大型庆祝活动; 充分结合历史资源,积极创作生产影视剧、书籍、音乐歌曲、戏曲、舞台剧等具有本土特色的文艺精品,如电影《可爱的中国》、即将上映的《大格局》;电视专题片《秋收起义》、青春励志剧《花季飘香》、《九江十二坊》;名曲《春江花月夜》、情景歌舞剧《浔阳神韵》,还有许多风景名胜专题片,等等,对九江的文化起到了非常大的宣传推介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1、资源整合不够。在 多种文化资源并存发展的状态下,为了消解不同形式之间的竞争,必须实现区域内各种资源的有机整合,形成捆绑优势和整体优势,这样才可以提高特色文化资源的 吸引力和竞争力。九江作为国家级旅游名城和省级历史名城,市场主打品牌是以庐山代表的绿色旅游资源和和白鹿洞书院为代表的历史文化资源等,要想实现特色文 化资源的有效开发,必须实现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最佳整合。

2、资金比较匮乏。资金不足始终是制约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瓶颈。长期以来,地方财政困难,缺乏较多资金投入,导致特色文化资源特殊作用难以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不明显。

3、管理存有漏洞。一 是对文物的数量、存在地、文物的保护与开发现状缺乏足够的梳理和清点;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文物实物少,资源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和利用;三是景区遗址遗迹 存在损毁现象,缺乏有效保护;四是一些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陈列宣传内容单一落后,缺乏富于时代性的展览设备设施。

4、专业人才缺失。九江市在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中,有关特色文化资源史料的整理、精神文化的深度挖掘、历史题材作品的编创、历史景观旅游资源解说等方面的人才相对缺乏,成为制约九江特色文化资源实现有效开发的又一个制约因素。

四、对策建议

针对存在问题,九江在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可采取以下对策。

1、打造特色品牌。打 造特色文化品牌既关系到资源的科学合理使用,又关系到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速度、规模、效益,必须从战略高度加以重视。品牌打造是一项综合工程,九江在品牌 打造中应从观念、体制、管理、形象、特色、宣传等方面入手,积极打造富于区域特色化的文化品牌,努力提升九江特色文化整体品牌形象。

2、形成区域合力。九 江集名山、名江、名湖、名城、名洞、名寺于一身,自然资源丰富,人文景观独特,生态环境优美,有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万里长江,有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 湖和鄱阳湖候鸟奇观,有世界地质公园庐山,有久负盛名的白鹿洞书院和第四纪冰川遗迹。在九江地区还有湖口的石钟山、星子的秀峰和温泉。在九江城区内,有甘 棠湖、浔阳楼等。只有将这些特色文化资源、绿色自然旅游资源与旅游资源有机整合起来,才能带动特色文化资源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

3、理顺管理体制。特 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是一项政治工程、经济工程、文化工程。地方各级领导部门包括宣传、文化、党史等要联合发改、旅游、民政、教育、建设、国土等有关 部门,理顺特色文化资源的管理体制,加大特色文化资源保护、管理、开发、利用的力度,制定区域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规划,建立科学的特色文化资源保护 和开发机制,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

4、多方筹措资金。首先,在积极争取国家专项投资的基础上,市县乡各级政府也要加大投资力度。其次,要积极寻求公益团体、基金会、企业捐助资金等社会团体的资助,发行重点文物保护彩票等多种筹措资金的途径。此外,还可以积极探索增强自身活力的途径,通过增加文化旅游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等弹性消费的比重的方式,提高资源综合赢利能力。

5、加大设施建设。首 先,要尽快对文物的数量、存在地、保护现状调查摸底,进一步做好文物征集和深化发掘工作。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文物保护单 位,以此争取基本的维护经费。其次,要加大特色文化资源与之相配套的楼、亭、厅、馆、园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再次,要积极宣传《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提 高当地居民的法律意识和资源保护意识。

6、充实专业队伍。在 特色文化资源史料的整理、精神文化挖掘、历史题材作品的编创上的人才培养上,应与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文献研究室、党史研究室、革命历史博物馆等机构加 强合作;在解说人员、导游的培养上,可加强与高校的合作,还可建立培训基地,加强专业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历史人文修养和专业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