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 王烜城 市法院三级高级法官、营商办专职副主任 刘学武 市法院人民陪审工作办公室主任、营商办总联络员 杨广青 5月26日上午09:30,市政府新闻办、市法院召开“市法院推进双‘一号工程’工作开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一起来看看吧。 发布会现场 市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烜城作主题为“打响‘柔性司法、法润九江’工作品牌实干创新奋力推进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的发布: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媒体各位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市法院推进双“一号工程”新闻发布会,发布主题是:打响“柔性司法、法润九江”工作品牌,实干创新奋力推进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市法院,对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领导、来宾和新闻媒体的记者朋友们表示热烈欢迎,同时,也向一直以来关心全市法院发展、支持全市法院工作的各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法治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其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今年以来,市法院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深刻理解和把握“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重要论断,深耕数字法院建设,坚持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引领,以最实最硬举措为抓手,立足审判职能,定向精准发力,通过提升司法理念、裁判方法、司法能力、工作机制,不断强化以“五个统一、五个优先”为核心的“柔性司法”理念,着力打造“柔性司法、法润九江”工作品牌,深入推进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努力为九江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司法服务。主要做法是: 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的工作理念,高标准对表省、市决策部署,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列为全市法院工作的重中之重,设立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压实专人专事专责,并建立定期会商、研判、调度、督促、问责机制。紧扣“全面打响江西营商环境品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全市法院《关于强攻“一号改革工程”升级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因地制宜推出10+N项改革举措(截至5月中旬,已完成7项),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高度重视、妥善化解涉及重点产业、重大项目的矛盾纠纷。 一是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犯罪和涉疫犯罪,妥善化解重大、敏感纠纷案件。研究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件协同处置工作机制,推进信访纠纷实质性化解,确保全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努力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安定的社会环境。二是加大破产、金融、知识产权、环境资源审判力度。出台破产案件简易快速审理、破产财产网络拍卖与询价、预重整工作等制度,大力提升全市法院破产审判工作效率,全市法院2例破产案件入选江西法院破产审判十大典型案例。加强城区基层法院金融法庭建设,推广运用“金融快办”系统,加大涉金融纠纷多元调解力度,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进知识产权案件相对集中管辖和“三合一”审判改革,市法院、濂溪区法院在市市场监管局挂牌成立了全市首个知识产权巡回法庭,探索知识产权案件“行政调解+司法确认”新模式,拓展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新途径。深化公益诉讼、生态修复等环境资源审判机制创新,联合市检察院发布公益诉讼典型案例,探索环资审判“3+1”归口审判执行、委托第三方环保基金会管理和监督使用生态修复资金等新模式,签订委托合同80余份,委托生态修复资金1600余万元,推动实施庐山西海云居岛、柴桑区矿山修复、都昌鄱阳湖江豚保护3个修复项目,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三是积极服务数字经济。主动服务、靠前服务、跟踪服务、细致服务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针对数字经济出台司法保护专项实施方案,不断丰富数字法院应用场景,助推关键数字技术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区块链农业、VR课堂等领域创新应用,筑牢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司法保护屏障。四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抓好住房、医疗、教育、涉农扶贫、消费纠纷、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涉民生案件审判执行,主动开展判后答疑、预约接访工作,加强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为兜牢民生底线提供法治保障。 一是建立包容审慎的诉讼服务机制。树立服务优先、调解优先、效率优先、保护优先的鲜明导向,对涉企纠纷案件,依法慎用拘留、查封、冻结等措施。加强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司法保护,坚决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预企业经济纠纷。加大涉企案件执行力度,及时兑现胜诉权益,人性化适用执行举措,对暂时面临困难、具有发展前景的涉诉企业,采取“活冻活封”等措施,及时“雪中送炭”,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出台《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承诺和信用修复机制实施办法(试行)》,采用正向激励方式,引导和鼓励被执行企业诚信履行法定义务,向被执行企业出具《信用修复证明》,帮助企业及时修复信用,轻装上阵重返市场。二是建立公正透明的诉讼服务机制。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提升诉讼服务制度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加强诉讼服务中心等窗口岗位规范化管理,提升审判执行规范化水平,让“打官司”依法依规、公正透明、不用求人。用心用情倾听群众呼声,用好用足“赣法民意中心”(12368)平台,涉企民事一审案件随案发放意见和建议反馈表,对企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办理和反馈。严格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坚决防止出现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和执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三是建立高效便民的诉讼服务机制。加速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立案服务全流程再造,设立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先立案后缴费”简化民事一审案件立案流程,建立网上立案容缺受理机制,升级跨域立案机制,实现诉讼服务“马上就办、就近能办、网上通办、异地可办”。同时,压实审判质效精细化管控综合举措,全面落实多维立体诉前调解、便捷高效网上收退费、简易案件承诺30天办结、涉企案件回访和问效问责等便民举措,市法院50%以上民商事案件已通过速裁快速审结。疫情防控期间,主动发布诉讼服务通告,引导当事人通过网上立案、云上法庭等方式参与诉讼。四是建立暖心爽心的诉讼服务机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认真梳理了立案、审判、执行各个环节在服务企业发展方面存在的短板和弱项,落实27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如削减法律文书生效证明材料,切实减轻群众诉累。建立企业家约见院、庭长“直通车”制度,组织法官走访园区企业、工商联和商会,定点帮扶企业,加强互通互联,整合利用政务服务资源,努力为各类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下一步,全市法院将紧紧围绕推进发展和改革双“一号工程”的大局,进一步强化系统思维、协同意识、集成观念,聚焦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紧盯市场主体需求,积极探索、赶超进位,用更实更硬管用举措,用更优更好司法服务,打响“柔性司法、法润九江”工作品牌,加快推进数字经济大发展、营商环境大提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问 ● 答 发布会现场,记者们就大家关心的话题提出了问题,请继续往下看! 通过诉讼化解矛盾的时间比较长,请问我市法院在提升案件审判质效、缩减案件办理时长方面有什么举措? 市法院三级高级法官、营商办专职副主任刘学武回答记者提问 答:为提升案件审判质效,缩短案件办理时长,市法院通过加强精细化、常态化分析研判,压实监管调度和评查通报,推出了一系列综合举措,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答:在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部分执行活动确实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面对疫情防控和强化执行兑现胜诉权益的双重压力,全市两级法院通过执行流程再造,精简办事环节,压缩办案用时,高效运用信息化手段,规范有序推进执行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和执行工作两不误,主要就是发挥好“三个效能”。 一是严格保护数字经济产权。积极妥善运用行为保全、证据保全、制裁妨碍诉讼行为等措施,及时有效阻遏侵权行为,努力降低数字经济知识产权权利人维权成本,防止权利人“赢了官司输了市场”,依法支持当事人采用时间戳、区块链等电子存证技术获取、固定知识产权保护相关证据。 二是加强数据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认真贯彻数据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加强数据知识产权审判理论研究,探索明晰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裁判规则,激发社会数据资源活力。支持企业依法依规运用消费大数据,明确利用公民个人信息从事商业活动的界限,结合案件情况给予具体的知识产权保护。依法对没有合法授权、利用技术手段破坏或规避相应保护措施抓取他人非公开数据行为进行规制。 三是依法审理数字经济领域内新类型案件。稳妥处理涉及数字基建的知识产权纠纷,保障数字基建支撑工程建设,助力构建数字经济发展包容环境。依法审慎处理涉及数字经济新领域新业态的知识产权案件,加大对具体应用场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探索建立科学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及开源软件等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规则,积极回应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司法需求。 四是建立完善数字经济联动保护机制。市法院、濂溪区法院在市市场监管局设立了知识产权巡回法庭,濂溪区法院还与市市场监管局签署了“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合作协议,通过司法与行政的互动互联,整合综合服务资源,多维立体助力数字经济发展。 今后,市法院将进一步加强对数字经济的保护力度,加快对数字法院的建设进度,积极参与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努力为我市数字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问:请问市法院在服务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推进工作方面有哪些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