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林业局新闻发布会发布词、现场答记者问
中共九江市委宣传部,九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日期:2017-12-01 09:46:00

发布会现场

 

九江市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新闻发布词

市林业局党委书记、局长  江少文

                                                (2017年11月30日)

各位新闻媒体记者朋友,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

今天,市政府新闻办、市林业局联合举办九江市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新闻发布会。在此,我谨代表市林业局向与会的新闻界朋友、各位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多年来给予林业工作的关心与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主发布人

 

当前,全市林业系统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着力学深、学透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结合全市林业工作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工作,为实现九江绿色崛起做出林业人应有的贡献。

党的十八大把建设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并作为党的重大行动纲领写入党章。森林、海洋、湿地被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森林、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因此,林业在生态建设中居于主体地位,是推动绿色发展的主战场和主力军,实现九江绿色崛起,林业既是基础,更是保障。

近年来,九江林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战略,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实施“老城增绿、新城透绿、通道升绿、景区扩绿”工程,重点推进国土绿化、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国有林场改革、林业产业发展和森林资源保护等一系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谱写出一首美丽中国江西样板的“九江林业诗篇”。据最新数据显示:全市森林面积10531.42平方公里,全市湿地总面积2648.18平方公里,分别占全市国土面积18829.65平方公里的55.93%,14.06%,全市森林、湿地两项面积共占国土面积69.99%,超过三分之二。全市建成省级以上森林公园22个,其中国家级8个、省级14个,省级以上森林公园数量占全省的13.2%;建成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9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6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数量占全省的18%;建成省级以上湿地公园12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9个,省级以上湿地公园数量占全省的13.2%。全市公益林保护面积634.6万亩。

一是国土绿化成效显著。每年完成造林任务超过20万亩,五年来全市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16万亩,重点实施了长江防护林、退耕还林、森林质量提升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市域森林覆盖率达55.93%,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7.77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50.14%。全市11个县(市)全部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成为江西省第一个省级森林城市全覆盖的设区市。去年9月,国家正式授予我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标志着我市新添一张国字号的“绿色名片”。

二是资源保护有力有效。开展了林地和森林、湿地生态红线划定工作,并切实加强管护,坚守生态底线。目前全市林地保有量面积为1664.8万亩,湿地保有量稳定在397.2万亩。全市持续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开展了各类涉林违法犯罪专项整治行动实现了庐山周边连续13年无大的森林火灾、沿庐山周边松材线虫病得到有效遏制、全市林区和湖区治安保持持续平安稳定的局面。

三是林业改革深入推进。深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各项工作,目前各项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全市28个国有林场已整合重组为15个公益型生态林场和1个商品型林场,定性定编、经费保障等工作也顺利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于2005年5月开始在全市全面推开,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近年来,我市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不断深入推进。2015年8月,在武宁县发放了全省第一份《林地经营权流转证》,2017年4月,在江西率先出台《“林长制”工作实施方案》,构建县、乡、村三级“林长”体系,确保了森林资源安全。各县(市)林地流转试点工作顺利推进,促进了全市现代林业发展,实现生态与民生双赢。

四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结合林区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大力发展油茶、花卉苗木和林下经济,提升林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生态增优、林业增效、林农增收。自2016年以来,全市共完成油茶造林13.87万亩,高产油茶处于良好的发展态势,目前全市油茶面积达66.03万亩。我市花卉苗木产业快速发展,年产苗量约为1300万株。此外,中药材种植面积呈上升趋势,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近2万亩,品种近30个,年用工5万人次,年产值近亿元。全市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达230万亩,林下经济综合产值86亿元,直接参与林下经济的农户达到9万户。2016年,全市林业总产值达340.3亿元。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作出了全面部署,同时也赋予了林业建设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我们深知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下步工作中,全市林业系统将以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为指引,坚决贯彻和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资源增量、林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宗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总抓手,结合九江林业实际,着力构建林业生态建设、生态保护、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生态保障五大体系,为打造生态文明“九江样板”、实现九江绿色崛起提供有力支撑。

一、加快森林资源培育,进一步构建比较高效的林业生态建设体系

一是推进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以重点生态工程实施为带动,不断建设完善全省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实施山体生态修护、重点水源地水源涵养林建设、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湿地保护与恢复、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乡村风景林建设、林业血防等重点生态工程。将今冬明春营造林任务分解到各乡镇、村组及山头地块,落实责任主体,确保明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今冬明春全市14.68万亩造林绿化建设任务。二是推进长江中下游森林生态屏障建设。以水源涵养、森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公益监测保护为重点,建设长江中下游山地森林生态屏障。重点推进生态廊道建设,对环城市、环庐山、昌九高速“四改八”的重要通道两侧可视范围内绿化进行改造升级。二是启动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全面建设秀美乡村工程。采取封山育林、造林补植、中幼林抚育和低效林改造等措施,提高森林林分质量,建设高质量森林生态系统,增强森林生态服务功能。三是不断巩固和扩大创森成果,扩大城市绿色空间。进一步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力争到2020年,我市1—2个县(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同时,抓好城乡结合部的国土绿化工作,抓好森林乡村建设,继续推进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将心中播绿引向深入,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绿化格局。 

二、强化森林资源管理,进一步构建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保护体系

一是坚守生态红线。划定全市林地和森林、湿地、物种生态红线,并出台严格的管制办法,确保守住生态红线加快落实南方集体林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继续加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建设,新增和升级并重。二是深入开展森林防火工作。围绕森林防火能力建设,依托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加强火灾预防、监测和应急处置建设。全市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5‰以下。三是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有效控制松材线虫等重点外来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疫情;降低萧氏松茎象、松毛虫、杨树蛀干害虫、竹蝗等灾害损失。四是抓好湿地和候鸟保护工作。广泛争取社会各界对鄱阳湖湿地和候鸟保护工作的重视和关注,争取财政专项资金保障,加大专项整治工作力度,保护好湿地和候鸟资源。五是确保林区治安稳定。对重点旅游景(湖)区、生态林区、边界混乱林区等涉林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对乱砍滥伐、乱征乱占等“四无四乱”涉林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三、加快林业产业发展,进一步构建比较发达的林业生态产业体系

一是推进林下经济发展。推进省级林下经济重点县、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等建设,抓好中药材、香精香料、森林食品、森林旅游、休闲养生等林下产业发展,实现到2020年全市林下经济种植规模达25万亩以上、年产值达7亿元以上、参与农户达到4.5万户,全市森林旅游年接待总人数达950万人次,促进林下经济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经济增长点,逐步建立适应生态文明需要的生产生活方式。二是加快特色林产业发展。整合资金,加大投入,扶持速生丰产林、苗木花卉、野生动物繁育利用以及竹产业等林业特色富民产业发展。扶持市级以上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林业科研推广和林业技术成果转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力争到2020年,全市再新增1家国家级林业重点企业、2 家省级林业龙头企业。三是实施油茶精准扶贫。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支持各县(市、区)油茶产业发展,特别是贫困户油茶造林。推进油茶产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加快种质创新与产品研发步伐,推进油茶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到2020年,实现全市新造(含更新改造)油茶林28万亩、低产油茶林抚育改造24.22万亩、油茶产业综合产值达到4亿元,油茶产业成为我市精准扶贫特色产业。

四、继续弘扬生态文化,进一步构建比较繁荣的林业生态文化体系

一是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和教育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市森林博物馆陈列布展工程,加大博物馆周边景观打造力度,将其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生态文明科普教育基地,争取在2018年上半年向市民开放。建设一批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为依托的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二是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景观、湿地景观、野生动植物景观、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旅游资源,在有效保护基础上,加大内引外联招商引资力度,做大做强以生态旅游、养生、休闲、科普为主的生态文化产业,科学开发风景林、古树林、名贵林等优质资源,充分挖掘我市林业资源在美学、科教、旅游上的价值,推进生态文化繁荣发展。三是加强生态文明、生态文化的传播。加大主题宣传教育力度,利用多种媒体传播媒介,引导教育人们牢固树立生态道德观、生态价值观、生态政绩观、生态消费观等。

五、夯实生态保障措施,进一步构建比较科学的林业生态保障体系

一是做好制度支撑。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市全面推进林长制工作,积极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加强和改进林政资源管理。建立健全生态资源监管制度、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制度、生态修复和补偿制度等,建立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林业制度体系。二是做好法律支撑。继续抓好林业普法工作,贯彻落实林业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推进林业法治建设。以建立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三张清单”为突破口,理顺行政职能,落实责任制度,规范执法程序,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三是做好技术支撑。加强林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林业实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林业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培养和扶持一批林业开发示范大户。四是做好基层基础支撑。加强森林公安、基层林业工作站、技术推广站、木材检查站、林权管理服务中心基础建设,提升基层林业公共服务能力。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推动信息化与林业深度融合,推进智慧林业体系建设。

我们坚信,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九江的山一定会更绿,水会更清,天会更蓝,人居环境会更美好!

最后,再次感谢各家媒体大力的支持!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热情关注!

 

九江市林业生态文明建设新闻发布会

答记者问

 

问:江西森林覆盖率为63.1%,位居全国第二,为什么我市森林覆盖率仅为55.93%,比全省平均森林覆盖率低呢?

答:根据2016年林地“一张图”成果数据,我市森林覆盖率为55.93%。而全省平均森林覆盖率为63.1%,确实要低7.17%。

主要原因是我市自然湿地面积巨大。全市国土面积18829.65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 11098.61平方公顷,占比58.94%,全市湿地总面积就达2648.18平方公里,其中鄱阳湖水域面积的2/3均在我市范围内,全市湿地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4.06%,而全国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平均比例仅为5%,大大超出平均值。十一五期末,市森林覆盖率54.92%;十二五期末,市森林覆盖率55.15%。2016年林地变更调查暨森林资源数据更新成果资料显示,我市最新森林覆盖率为55.93%。预计到十三五期末,市森林覆盖率将达到56.5%。因我市水域面积大,水域里无法植树造林,导致全市森林面积少,森林覆盖率也因此比全省平均值要低。


问: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大批冬候鸟已陆续飞抵我市越冬,成为沿湖县区一道道美丽的风景,引来广大市民关注。我们也知道鄱阳湖湿地以及周边湖区是越冬候鸟的主要栖息地,保护候鸟与湿地已成我市各地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那么我市在候鸟安全越冬和湿地保护方面,有什么样的举措?

答:鄱阳湖湿地在九江市境内约占三分之二,鄱阳湖以及周边湖区是东方白鹳、灰鹤、白鹭、小天鹅等珍稀候鸟的主要越冬栖息地。目前,大批的候鸟陆续飞抵我市鄱阳湖周边地区。

为确保鄱阳湖湿地资源和越冬候鸟安全:一是市林业局从今年10月份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9个月的野生动物和湿地保护专项整治行动,下发了行动方案,湖区各县(市、区)政府与乡镇政府、乡镇政府与村签订了责任状,落实属地管护责任。二是健全了候鸟巡护队伍。对重点湖区和候鸟集中分布区域聘请了专门的护鸟员180余名,划定巡护线路定期巡查,定期报告,做到了巡护到位,监测到岗,责任到人。都昌候鸟保护局组成20名的清网队伍,对鄱阳湖区“天网”,发现一处拆除一处。三是加大了打击力度。组织森林公安、野保、工作站等人员,在重要地区、重要地段、重要时期,开展野生动物专项检查,对破坏候鸟资源等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手软。四是划定了湿地生态红线。将湿地保有量、湿地保有率与林地保有率一并纳入各级政府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目标考核主要内容。同时加大了对围堰、开荒种植、光伏电站违规占用湿地等现象的查处力度,对破坏湿地资源的发现一处、查处一处、平毁一处、恢复一处。

借此机会,我们呼吁社会各界,要爱护、保护鸟类等野生动物,发现疑似受伤需要救治的越冬候鸟,以及违法占用湿地的现象,请及时与我们野保、森林公安部门联系。


问:我们知道,森林、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省政府已将林地、湿地保有量等指标纳入市县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那么我市是如何规范林地、湿地使用的呢?

我市建立了严格的林业生态红线管控机制。在林地保护管理方面,我市严格执行了林地定额管理和用途管制,坚持节约集约使用林地,优先保障重点建设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民生发展项目的林地使用需要,严格控制经营性项目占用林地,禁止毁林开垦、毁林挖塘等将林地变为其他农用地行为,确保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不下降。在湿地保护管理方面,我市积极推进湿地保护和恢复与综合治理、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等工程建设,依法保障全市湿地安全,坚决遏制自然湿地萎缩趋势。同时进一步规范湿地利用,严禁擅自占用征收湿地,确因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需要占用征收重要湿地的,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征得省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同意,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依照有关土地管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方可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问:去年,全市林业系统开展了林地“一张图”调查工作,摸清了家底,那么林地一张图成果,对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往大的方面讲,林地一张图调查关系到全市甚至全省林业发展战略和各级领导政绩。我省是全国三个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按照国家林业局和省政府的要求,我省每年将要对各市、县(区)政府进行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能否及时准确的提供各地年度森林资源数据是科学考核、客观评价各级政府林业建设成效好坏的关键依据。省委省政府对市、县(区)进行年度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中涉及林地保有量、森林蓄积量、湿地保有量、森林资源负债表等指标,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等,都需要年度更新的森林资源数据做评价指标。

往小的方面说,这项工作关系到各县(市、区)社会发展和林业部门林地和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征占用林地是不可避免的现实,而林地“一张图”林地界线、林地保护等级、地类等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林地是否能被征占用。近几年来,许多地方都遇到因为拟征用林地的保护等级高、地类区划错误等而影响征占用林地申报的问题,这就是因为上一期林地变更调查不细致造成的。所以林地一张图调查是林业部门的基础工作,搞好做扎实林地一张图调查工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