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瑞昌市大力推进文化三下乡、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图书信息共享、“2131”电影免费放映、农家书屋、综合文化站、特色文化村等20项文化民生工程建设,通过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文化活动载体、激发文艺团体活力等举措,加快“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让百姓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一、狠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文化承载力
受2005年“11·26”地震影响,瑞昌市文化馆、图书馆、电影院、剧团、剧院及大部分文化站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群众文化活动由于没有合适场所受到很大限制。为切实解决这一难题,该市启动了总建筑面积近4万平米,集办公、图书、多媒体、文化资源共享、演出、放映、电视传播、展览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文化艺术中心工程,并将该工程列为18项重点工程之一。目前,文化艺术中心南楼已进入后期装修阶段,各种设施设备陆续进场安装调试,五月份即可投入使用;主楼也正在紧张有序施工中,计划于11月底投入使用,为建国60周年和该市撤县建市20周年献礼。
同时,该市积极利用国家政策扶持,不断夯实文化民生基础。争资80万元完善图书馆设施设备,新建农家书屋20家,加快了信息共享工程建设;成功争取国家配送的一台30余万元的“流动舞台车”,缓解边远山区老百姓看戏难题;争取总价值达32万元数码电影放映机8套,改变了电影放映设施陈旧问题;不断加快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全面完成了60个20户以上自然村的建设任务;新投入资金125万元完善城乡网络,使全市至乡镇联网主干杆路总长度达210公里,乡镇至村级杆路达516公里,已联网乡镇数21个,乡镇联网率95%,已联网行政村149个,行政村联网率94.5%,自然村(含20户以上)联网覆盖率88%。该市各乡镇也积极立足实际,为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想办法,拿措施。码头镇新建了一栋能同时容纳600人观看节目的综合文化站;夏畈、南阳等乡镇成功通过国家立项,争得资金48万元,启动基层综合文化站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文化站服务群众能力。此外,该市还在2008年11月成功与九江学院“联姻”,在夏畈镇成立了“九江学院瑞昌剪纸艺术实践基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瑞昌剪纸艺术拓展群众基础和发展空间。
二、创新文化活动载体,不断增强文化影响力
2008年以来,该市紧紧围绕“创建文明城市,建设和谐瑞昌”的目标,依托广场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文化下乡等载体,广泛开展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举办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专题文艺演出、“庆祝奥运倒计时100天”专场文艺晚会等有影响、声势大、效果好的文艺活动,累计开展各类大型文艺活动8次,中小型文艺活动70余次。同时,充分发挥本地特色文化优势,开展了“青铜杯”瑞昌剪纸书画摄影展、瑞昌民间戏曲展演、农民艺术节、社区文艺汇演、校园艺术节、剪纸艺术进校园等特色文化活动。通过这些文化活动,广大群众参与积极性不断增强。
以“三下乡”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2008年,该市累计投入资金140余万元开展“三下乡”文化活动,开展送戏送文艺演出下乡206场,观众人数累计16.95万人次;电影放映2540场,确保了每个行政村每月至少放映电影1场,观众人数累计18.07万人次;各乡镇场举行农民自办文体活动72次,参与人数达14.6万人次。舞台设在村门口,剧场建在村礼堂,老百姓在自家门口就能免费看戏、看演出、看电影和参加文化活动,纷纷拍手叫好。
三、激发文艺团体活力,不断扩大文化辐射力
该市为解决采茶剧团人才匮乏、青黄不接等问题,面向社会公开选聘演职人员18人,为传承民间戏曲艺术及增强剧团发展后劲提供人才保障。目前正在开展剧目教学和舞台实践,创编了文艺节目35个,文艺演出达180场次。
为激发民间文化活力,提高群众自娱自乐能力,该市狠抓民间文艺团队建设,不定期组织文化艺术专业人才深入基层开展培训,仅2008年就举办群众文化艺术辅导培训班10余期,培训农民近500余人次。通过培训,培养了一大批剪纸、戏曲爱好者。在原有3个剪纸村的基础上,新发展剪纸村2个,剪纸进课堂也由原来的2所学校增加到现在的6所。随着瑞昌竹编的申遗成功,在南义镇、横港镇沉寂多年的传统竹编技艺也正在兴起,一批老艺人纷纷当起了老师,传授技艺。据统计,瑞昌市共有业余剧团20余支,业余演员400余人。仅码头镇就有业余剧团10个,每到农闲时节,他们带着农民喜爱的戏曲节目走村串户,为农民送去欢乐,并多次应邀赴外省、市、县演出,受到周边百姓普遍欢迎。白杨镇业余黄梅戏剧团,在自娱自乐基础上,还开展免费送戏进城活动,走进社区演出20余场,让更多的民众共享文化发展的成果。(瑞昌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