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情况新闻发布会
中共九江市委宣传部,九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日期:2021-12-23 16:15:34

  12月23日上午9:30,市政府新闻办、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情况新闻发布会,一起来看看吧。

  发布会现场

  市生态环境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新民

市生态环境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新民作

  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市生态环境局新闻发言人王新民。欢迎参加市生态环境局第四季度新闻发布会,衷心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宣传。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要求,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认真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加快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严格实施环评审批和监督执法两个“正面清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本次新闻发布会的主题是九江市2020年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情况。下面,在正式发布之前,我先就全市2021年大气环境质量和水环境质量状况作一个简要的通报。

1.大气环境质量:

优良天数改善率在全省排名第1位。

  今年截至12月20日,环境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0.8%), PM2.5改善率在全省排名第2位,优良天数比例为92.9%(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截至目前,空气质量达到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是我市有监测以来的历史最好水平。

2.水环境质量:

  2021年1-11月,全市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Ⅰ~Ⅲ类)比例为87.5%(14/16),全市地表水省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85.7%(36/42)。长江、赣江、修河、柘林湖等重点水体全部达到Ⅱ类及以上水质。全市地表水省监测断面总磷平均浓度为0.059mg/L。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达标率为100%。

  2021年1-11月,鄱阳湖九江湖区水质均值为IV类,水质优良比例37.5%,较全湖区优良率高15.3个百分点,总磷平均浓度0.056mg/L,较全湖区(0.067mg/L)低16.4%。

  下面,我正式发布2020年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情况。

一、考核开展情况及考核结果

  根据《2020年度九江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实施方案》要求,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市环委会成员单位联合开展了2020年度九江市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工作。从党政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和监督情况、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重点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环保资金投入使用情况、公众满意程度及其他6个方面,组织开展了考核。考核结果如下: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庐山市、修水县、武宁县、都昌县、德安县、彭泽县、柴桑区、九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庐山西海风景名胜区、共青城市、濂溪区、永修县、瑞昌市、八里湖新区、浔阳区、湖口县,考核得分均达到90分以上,考核等次全部为优秀。

二、主要成效

  自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响以来,经过不懈努力,我市各项约束性考核指标和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圆满完成,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减少,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污染防治工作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显著增强。

1.生态环境保护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其作为中心工作之一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为“双主任”的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下设十个专业委员会,分专业、分领域、分要素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管发展必须管环保、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管生产必须管环保”责任制得到有效落实,构建了“多部门”齐抓共管、“多层级”联防联治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格局,为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

2.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2020年,全市城区PM2.5浓度均值为38μg/m3,同比改善17.4%,空气优良天数比率为87.2%,同比改善4.7个百分点,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九江有PM2.5监测以来最好水平。全市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均为100%,达到目标考核要求。长江干流、赣江、修河、柘林湖水质总体良好,全部达到Ⅱ类及以上水质。鄱阳湖九江湖区水质均值达到Ⅲ类,是鄱阳湖唯一一个达到Ⅲ类的湖区,总磷平均浓度为0.050mg/L,同比改善21.9%;点位水质优良比例为62.5%,同比改善50个百分点,高于鄱阳湖全湖区21.3个百分点;全市水环境总体质量达到“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100%,全市未发生突发土壤污染环境事故。

3.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

  建成了大气智慧环保管理平台,开展了污染源解析、污染源排放清单、空气达标规划制定,配备了无人机、高空瞭望等一系列智能化设备,推动了大气污染防治由“人防”向“人防+技防+大数据”全面转变。总投资约144亿元与三峡集团合作开展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全面提升。全市16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全部执行一级B及以上排放标准。投资7亿多元,对鄱阳湖蚌湖实施系统性、工程性治理,做法得到省环委会发文推广。全市危险废物处置和利用能力显著提升,危险废物处置能力达8万吨/年。投资17.8亿元,建成了柴桑区、都昌县、修水县3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实现了全市垃圾焚烧100%全覆盖。

4.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推进。

  坚持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协同落实减污降碳,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全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近年来,先后拒绝产业相对低端和排放污染大的投资项目400余个,推动了产业总量、质量双提升。2020年,全市三次产业比为6.9:46.9:46.2,较往年同期明显调优;全社会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企业连续三年保持50%和60%左右高位增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7%,全社会研发投入超50亿元、占GDP比重达1.5%,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23家,总数突破710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606家。

5.生态优势日渐彰显。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和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扎实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通过抓实抓细省级生态乡(镇)、市级生态村等基础单元创建,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壮大生态产业,培育生态文化,为我市“十四五”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截至2020年,累计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1个(武宁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省级实践创新基地3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7个、国家级生态村1个、省级生态县3个、省级生态乡镇108个、省级生态村95个、市级生态村954个。

三、下一步工作

  今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通过统筹实施紧盯“一个目标”,打造“两支队伍”,主攻“四大重点”,强化“六大机制”工作法,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持续聚焦水源保护、排污口整治、重点治理和基础提升,全市水环境质量整体平稳;扎实推进专项排查、综合治理、基础调查、试点建设和风险管控,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着力抓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聚焦解决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人民群众生态福祉持续提升。“十四五”期间,污染防治攻坚战由“坚决打好”转向“深入打好”,面对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为工作方针,加强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水污染系统治理、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农业农村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和生态环境风险管控,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确保“长板”更长,优势更优,努力实现年度各项生态环境质量目标,以生态环境“高颜值”向广大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问

  ●

  答

发布会现场,记者们就大家关心的话题提出了问题,请继续往下看!

  市生态环境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新民回答记者提问
问:刚才发言人通报了我市各县市区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结果和具体成效,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就下一步如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请问市生态环境局有什么考虑和安排吗?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第一年。目前,我们根据国家相关部署和要求,已先后起草了《九江市生态环境保护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九江市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即将颁布实施。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规划》和《实施意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踏石有印的劲头,实施新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好九江的绿水青山、蓝天白云。具体从如下几方面着手推进:

  (一)以更坚决的态度,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底线。贯彻落实“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充分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综合作用,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的新景观。坚持把“三线一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硬约束,严格执行“三个一律不许”,和“五个坚决不”。

  (二)以更有力的举措,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狠抓大气污染治理。深入开展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强化督查,细化大气污染防治责任和防治措施,抓紧抓好抓实工业废气、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排放、餐饮油烟、露天焚烧等重点污染源管控。狠抓水污染治理。全面实施长江生态保护修复、县级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及整治、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等行动、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业园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狠抓土壤污染治理。进一步提高我市危险废物处置能力。

  (三)以更严格的标准,持续抓好突出问题整改。不遗余力抓整改,以问题为导向,坚决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等八大类反馈问题整改。不留盲区抓督查,发挥督查专班职能作用,对整改完成的问题,实地核查验收;对还未整改完成的,跟踪督促整改。不讲情面抓执法,组织环境执法大练兵,加大环境监测监察力度,严查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和事。

  (四)以更坚强的保障,有效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借助专业技术团队,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管家服务和污染源清单编制工作,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驻点跟踪,实现“人防+技防+大数据”全覆盖,提升生态环境工作科技水平。加快推进乡镇(街道)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建设,加强环保监测监察执法能力建设,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补齐欠账和短板。

  (五)以更完善的机制,着力构建齐抓共管的治理格局。坚决抓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和“一岗双责”,强化目标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各县(市、区)年度高质量发展水平考核的依据之一。着力加强督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交办、定期通报、督促整改,对整改不力的县区及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部门开展约谈,对破环生态环境存在违法行为的企业公开曝光,对“虚假整改”“敷衍整改”,一律追责问责,推动形成党委统领、政府负责、部门协作、企业施治、公众参与的大环保格局。

问:刚才发言人也通报了我市大气环境质量情况,结果令人欣喜,还有几天就是2022年了,我市大气环境质量圆满收官,预期可盼,请问,今年在抓大气环境管控方面,有什么可以值得总结的经验吗?还有哪些地方是下一步治理和关注的重点?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大气污染防治经过连续多年不懈努力,克服北方远距离输入性污染等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预期今年我市空气质量可以达到二级标准,这主要归功于我市污染管控措施到位得力。

  在工业废气治理方面,以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工业炉窑烟气治理为抓手,对5个工业园区、64家涉VOCs企业实行治理,完成94个工业炉窑治理,对中心城区周边16家砖瓦窑实行整治,从源头大幅度减少了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对251家涉气重点企业分级管理,安装生产工况用电监控486台套,对91家废气重点排放企业安装在线监测200台套,对重点涉气企业24小时在线监测;成立专项帮助工作组,赴重点企业开展驻厂帮扶。

  在城市扬尘管控方面,严格落实“六个百分百”要求,中心城区工地和渣土运输远程视频监控已接入大气指挥部智慧指挥平台,实现工地扬尘可视化监管,引入第三方专业公司开展城市保洁服务、适时开展洗城行动。

  在秸秆垃圾禁烧方面,全市安装了230套高空瞭望系统,对露天焚烧高发区、中心城区、工业园区、沿江、沿湖、沿线等区域实现可视化监管全覆盖,借助无人机巡航,发现火点即时通报,网格员即时处置。

  在车船尾气管控方面,把好机动车源头关,排放不合格机动车禁止从外地迁入;安装黑烟抓拍系统12套,开展路检路查和入户检测柴油车5326辆,非道路移动机械实行登记上牌11067台;大力推进铁路运输替代,推进船舶LNG清洁能源改造和岸电建设,着力改善交通运输结构。

  在餐饮油烟整治方面,我市中心城区餐饮企业油烟净化装置安装率100%,严禁进行露天烧烤。

  在臭氧污染治理方面,汽修、家具、印染等行业全面开展VOCs治理, 12家企业建成废气焚烧炉(RTO);严管加油站、油库油气回收,出台错峰加油政策。

  下一步治理和关注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业废气治理力度不能减。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治理、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工业窑炉和燃气锅炉氮氧化物减排是重点;二是扬尘治理还有待严格管控。今年我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有小幅反弹,大气指挥部巡查发现扬尘污染问题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三是秸秆焚烧仍要重点防范。今年以来,个别地方秸秆焚烧现象还时有发生;四是联防联控须进一步加强。在预测扩散条件不利和污染传输的情况下,在做好中心城区联防联控的同时,还要重点做好中心城区与周边湖口县、彭泽县、瑞昌市等地的联防联控,实现大范围预警应急联动,减轻大气 污染物输送与叠加影响。

  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主任朱会苏回答记者提问

问: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2021年,鄱阳湖九江湖区水质同比有所下降。一方面是由于缺少了2020年疫情停工停产及历史特大洪水的客观条件,另一方面鄱阳湖九江湖区占全湖区的2/3,汇集了全省的“五河”来水,总磷持续改善存在困难。尽管如此,九江湖区依然是鄱阳湖三个湖区(另有南昌湖区、上饶湖区)中水质最好的。

  为进一步推进水环境质量改善,下一步我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研究提升水生态环境质量指导意见。将水环境质量改善工作列入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驻点研究二期项目,依托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牵头的国家级驻点专家团队,以改善九江市水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着力解决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同时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关于提升九江市水生态环境质量的指导意见》,目前指导意见已完成征求意见,并经2021年第三次市环委会审议,待修改完善后印发实施。

  二是建立水环境质量预报预警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以自动监测为主、手工监测为辅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体系,扎实推进水质自动监测站(简称水站)建设工作,在已建39个水站的基础上,在重点流域、重点水体逐步新建16个水站,以提升我市水质监测预警能力,及时掌握断面水质状况、把握水质变化规律。同时建立水质“日预警、月通报、年考核”机制,及时通报预警断面水质情况。

  三是开展预警及问题断面分析研判。在“智慧九江”行业应用一期工程(智慧环保)项目中设置水环境目标管控决策系统板块,内容包括水环境数据管理、水环境目标管控决策分析、水环境管理一张图等,结合“智慧环保”平台功能,系统分析断面周边污染源分布及水质变化原因,指导县(市、区)针对预警及问题断面,特别是鄱阳湖九江湖区及入湖河流等断面,开展水质分析研判工作。

  四是持续推进断面水质改善。督促各县(市、区)根据断面水质分析研判情况,从工业污染源治理、城乡生活污水处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推进流域生态治理与恢复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做到有的放矢,不断推进断面水质改善。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跨界断面流域交叉执法检查机制,调动上下游治理积极性,共同推进断面水质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