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九江人,家乡的这些发展和变化你感受到了吗?
中共九江市委宣传部,九江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日期:2019-09-02 16:14:32

为全方位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九江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70年来的奋斗历程和宝贵经验,市政府新闻办与市委有关部门、市直有关单位联合举办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

9月2日上午,九江市政府新闻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召开“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一起来看看吧。

发布会现场

发布人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代玲芳

接下来

就和小编一起来看一下

本次新闻发布会的重点内容

↓↓ 

70年风雨沧桑,70年春华秋实。新中国成立70年来,九江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传承弘扬“革命老区精神”“98抗洪精神”,自强不息、砥砺奋进,干成了一大批打基础利长远的要事,办成了一件件促跨越惠民生的实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发展的新奇迹。到2018年底,全市总人口达到523.39万,是1949年的3.6倍;生产总值(GDP)达到2700.2亿元,是1949年的2135.9倍;财政总收入达到508亿元,是1949年的7416.1倍。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从以下五个方面介绍了

九江的经济发展情况

一、构建了“集疏运”交通体系,我们九江的出行通道越来越宽

九江以港口为核心,以水运为支点,致力于发展公路、铁路、航空等多途径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更加便捷,九省通衢实至名归。

高速公路从零起步完成了网络式布局。1993年,昌九(福银)高速作为我市第一条高速公路正式通车,开启了我市高速公路新纪元。目前昌九、永武、彭湖、修平、都九等8条高速建成投运,实现高速县域全覆盖,境内通车里程达683公里,“两横五纵两联”高速公路网全面形成。

铁路从小站到节点再向枢纽跨越。南浔线上世纪二十年代我省的第一条铁路,九江经列站房之一。1996年,大京九全线贯道,九江首次位列国家铁路运输大动脉的重要节点城市。现在京九、武九、合九、铜九、九景衢铁路和昌九城际、武九客专建成运营,全市铁路通车总里程达516公里,形成了两横两纵国家干线、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网,长江中下游铁路枢纽地位日益呈现。

成功跻身亿吨大港港口城市地位不断夯实。九江港1980年被批准为国家一类对外贸易口岸,1991年获准对外国籍船舶开放,2015年迈上亿吨大港台阶,目前已实现万吨货轮通达,成为长江五个主枢纽港之一,综合性深水大港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区域性航运中心建设加快,截至2018年,九江共有码头140家,泊位240个,通过能力达到9369.7万吨。2018年完成货物吞吐量11688.6万吨,集装箱42.93万标箱,持续4年保持亿吨水平。

航空建设日新月异,立体交通格局初步形成。九江庐山机场作为军民两用机场,1993年开工建设,19966月建成通航,2015年停航启动升级改造,今年6月试飞成功即将复航。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共青城通用机场计划今年正式开工建设,瑞昌、武宁、修水、庐山西海等四个通用机场项目正在加紧推进。

全面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全面强化抗风险能力肩挑车推建成了国内第一土坝库容水库——柘林水库,建成盘溪、石门等大中型水库29座,总库容94.94亿立方米,水资源被充分开发利用。深入实施河湖长制,推进江河流域综合整治,建设万亩以上圩堤21个,长江、鄱阳湖、修河防洪排涝和抗灾能力全面提升,九江更加通达、美丽、富有活力。

现代能源供应体系基本形成能源基地作用不断凸显九江电厂、神华电厂等一批重大能源项目建成投运,境内总装机容量537万千瓦;电网主网达到500KV等级,能源供应水平不断提升;川气东送西气东输二线自浔入赣,改变了江西没有天然气的历史,九江成为江西重要的能源基地。

二、探索了“可持续”增长方式,我们九江的发展质量越来越好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实现了由农业为主向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转变,三次产业比例由123演进为231模式,逐步走向321模式,经济结构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到国资、民资、外资齐头并进

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逐渐从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进行转变。油菜、棉花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常年位居全省第一。各类特色产业基地超360万亩,规模以上农业企业达645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一虾一蟹”“一红一绿、优质粮油等绿色生态农产品品牌知名度逐步扩大。修水县国家农业科技园成功获批,彭泽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创建。新农村建设、农村改革持续深入推进。

工业发展体系更加健全。工业规模由小变大,技术水平由低转高,石油化工、现代轻纺、钢铁有色、装备制造、电力能源五大主导产业基础夯实,新材料、新能源、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电子电器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九江石化、九江钢厂、星火有机硅、亚东水泥、善水科技等一批知名企业建成投运,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1753户,规上工业增加值位居全省第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到四分之一经济开发区从无到有并不断发展壮大,全市拥有省级以上开发区12个,2018年实际开发面积达147平方公里,全省第一,实现利润总额419.3亿元,全省第一。共青开发区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九江经开区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并于2015年全省第二跻身千亿园区俱乐部。

服务业发展前景更加美好。自给自足向消费性、生产性服务业转变,2018年实服务业增加值1148亿元,是1949年的6854倍,占比从1949年的13.2%提高至42.5%,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日益凸显。全力打响庐山天下悠品牌,以庐山为核心的两圈两带旅游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城市等称号。2018年,全市旅游接待总人数1.8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1823.4亿元。金融业发展迅猛,63家金融机构落户九江,九江银行成功赴港上市,新三板挂牌企业10户,庐山西海绿色债券正式启动。2018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383.8亿元、贷款余额2520.6亿元,分别增长15.6%21.2%,增幅分居全省第一第二。商贸业发展迅速,商业综合体、超级市场、便民连锁店、专业店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邮电通信事业迅速发展。移动电话成为生活必备工具,网络逐渐向农村延伸,2018年年末移动电话用户444.95万户,互联网用户120.11万户。

三、拉开了“大九江”城市框架,我们九江的人居环境越来越美

城乡面貌实现大变化。解放前的九江,几乎没有一条像样的街道,没有一幢现代化的建筑,中心城区建成区3.5平方公里。随着浔阳路、长虹大道、八里湖大道的修建,沧海桑田逐步发展成为繁华城市,九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从两湖时代走进了八里湖时代,正走向赛城湖时代,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到150.7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55.27%105国道、昌九大道、绕城高速、城市快速路的开通,强化了中心城区与各县(市、区)的交流沟通,九江城市组团更加紧密。瑞昌、共青城、庐山(星子)先后设市,九江县(柴桑)撤县设区,八里湖、庐山西海正成为最具发展活力的区域。城市品位不断提升,先后实施了甘棠湖公园、森林公园、海韵沙滩等项目,以及城市亮化、白改黑、黑臭水体整治等一系列重点工程,加快浔阳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九江洋街建设,江景、湖景、古景、绿景相映生辉,人流、物流、信息流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迈上高速路,城市发展充满了生机活力。公共服务不断向乡村延伸,农村客运、物流、教育、医疗、环境、卫生等建设全面推进,乡村居住条件持续改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生态环境实现大改变。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到全国推广的武宁林改模式,从沿江大开发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持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切合发展实际的制度改革,形成了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成果。打造最美岸线引发全国刷屏级关注;武宁县作为全省唯一入选全国32个生态保护与建设典型示范区;我市首创的林长制在全省推广;城市湖泊管理保护条例成为全省首个关于城市湖泊管理保护的地方性立法;三峡集团全面参与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并率先在我市试点,这一项项改革示范书写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最生动的九江诗篇先后跻身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重大战略,荣获了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山水城市等殊荣。2018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6.44%,是全省第一个省级森林城市全覆盖的设区市;湿地面积26.48万公顷,湿地面积和受保护湿地面积均列全省第一;省考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I-III)比例为91.67%,长江九江段、修河和柘林湖水质稳定在II—III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80%以上。

四、深化了“放管服”体制改革,我们九江的政务环境越来越优

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作风建设和五型政府建设,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和提升营商环境,力争把九江打造国内一流、省内领先的四最营商环境九江样板。

重要领域改革深入推进。成功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社会保障体系改革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力度持续加大。行政许可一次不跑”“只跑一次改革持续深化,市本级第一批404一次不跑事项、515只跑一次事项正式公布。减证便民行动全面推开,取消调整455项证明事项。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2018年中心城区新增户籍人口2人。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推进,工发、城发、文旅、交发、金控五大集团投入运营。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加快,《九江市市级公共信用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印发,全市统一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信用九江全面建成。产权保护制度更加完善,《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实施意见》制定出台。财税金融改革有序推进,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深入实施,涉农项目资金监管平台上线试运行。

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九江市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和《九江市营商环境突出问题2019年专项整治工作计划》等政策文件。全面推行错时延时服务,今年11日开始,全市各级政务服务大厅(便民服务中心)在工作日中午、双休日以及国家法定节假日全面实行延时错时和预约服务,做到全年不打烊进一步优化建设项目行政审批服务程序,精简事项环节,实行容缺受理承诺机制,由8个事项环节(29个工作日),精简为3个事项环节(5个工作日)。新兴主体不断涌现,2018年新登记企业2.1万户、个体工商户5.2万户,分别增长12.8%11.4%,注册资本过亿元的企业达971户。企业运营成本不断下降,截至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成本为83.18元,绝对数全省第二低。

五、加强了“大民生”保障力度,我们九江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以人民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加大民生投入。2018年民生类支出共444.7亿元,改革开放发展成果惠及浔城百姓。

全力脱贫攻坚确保一户不落深入贯彻国家扶贫开发战略,大力实施精准脱贫,贫困地区生产条件显著改善,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全市群众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转变。2018年,全市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5265元和14482元,分别是1978年的162.5倍和106.5倍,有力推进了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累计完成1.66万人的搬迁任务。坚持产业扶贫,大力推进就业扶贫,同步开展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打好脱贫攻坚组合拳,全市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全面发展社会事业确保一项不弱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大力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市中小学达到870所,在校学生从1949年的1.85万人增加到2018年的70.91万人。高等教育得到长足发展,九江学院、职业技术学院、财经学院、职业大学等高等院校从无到有,为九江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人才。文化传承历久弥新,先后建成大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等重大文化体育设施,丰富了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医养保障实现跨越。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九江新建、扩建了一大批卫生设施,截至2018年底,拥有医院62家,其中三甲医院7家,床位数2.62万余张,1949年增加2.61万张。实施社会服务兜底工程,推进一批养老院、医养结合体项目建设,截至2018年,全市拥有养老机构235个,床位数2.55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31张,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2018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岁,比1981年上升13今年首次开展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 涉及12大项330个子项,总投资38.3亿元。

全力确保平安,确保社会稳定。创新信访工作机制,落实信访工作责任,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防灾减灾救灾水平。加强平安九江、法治九江建设,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持续推进雪亮工程建设,健全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发布会现场,记者们就市民关心的话题向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同志提问,请继续往下看!

答记者问环节

问:孙中山先生曾在《建国方略》中预言:九江将成为中国南北铁路之中心。江西省第一条铁路——南浔铁路(南昌至九江铁路)1904年即在九江开始集资兴建。建国以后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九江铁路建设又有哪些新的成就,下一步规划情况如何,请作个介绍。

答:九江铁路现状:目前九江已开通运营的京九、武九、合九、铜九、九景衢、武九客专、昌九城际在此交汇,运营总里程居全省前列,达到了500公里。目前在建的有安九客专,九江境内线路长17.2公里,待安九客专建成通车,标志着九江真正迈入了高铁时代。根据省政府要求,昌九客专项目在2019年底即将开工建设,九江市域里程约90公里,目前已完成可研评审。同时,我市有4条疏港铁路专用线纳入交通运输部“十三五”规划,其中城西港区铁路专用线近期将将开工,彭湖港区红光铁路正在与江西省港航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洽谈合作协议。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做好铁路路网规划衔接工作,竭尽所能,积极争取更多的铁路项目列入规划并在九江落地建设,为我市经济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一是争取常岳九铁路和咸宜井铁路在“十四五”启动建设;二是争取常岳昌铁路纳入“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并开工建设;三是争取九江至池州铁路、九江至鄱阳至鹰潭铁路、九江至长沙铁路及长沙至都昌至景德镇铁路纳入新时代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问:我看到最近九江电视台总在播长江“最美岸线”的新闻,我在沿江看了一下,确实漂亮了许多。我想问的是,这么好的环境,我们政府有关部门将如何保持好,有什么具体举措?

答:习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这为我们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九江作为江西唯一的沿江城市,坚决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一切的位置,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融入血脉、铸入骨髓、植入灵魂,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水美、岸美、产业美、环境美”为主要内容的打造长江“最美岸线”,成为九江建设生态文明,践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揭幕战。自2018年5月全面启动打造长江“最美岸线”工作以来,我市沿江七个县(市、区),共实施项目117个,总投资约57.2亿元,已完成投资约46.1亿元;与三峡集团合作项目21个(中心城区15个、彭泽县6个),总投资约162.7亿元,已开工建设8个。重点实施堤外打造生态绿化带、堤内打造园林景观带工程,沿江岸线栽植各类乔、灌苗木共427.4万株,累计关停矿山340家、治理废弃矿山5700亩,沿江整体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善,百里长江风光带逐渐形成。

为持续巩固“最美岸线”打造成果,7月18日,全市召开了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暨打造“最美岸线”升级版动员会,林书记在会上明确提出要以久久为功的劲头打造最美岸线。一是打造升级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持之以恒做好提标、延伸的文章,着力打造“最美岸线”升级版,扎实推进最美鄱湖岸线、最美西海岸线、最美修河岸线建设。二是健全工作机制。我们出台了工作方案,建立了领导决策、部门协调、问题督导、项目推进、工作调度等一系列工作机制,及时推进项目,解决困难和问题,确保既定工作任务全面落实到位。三是建立长效机制。我们正在着手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比如岸线管护、分段清理垃圾、生物多样性保护、化工出清、码头整治等一系列长效监管机制,确保打造成果能够一直巩固下去,实现“江湖联动、美美与共”。

问:湖北省黄梅县南部沿江区域在古时与九江市中心城区大部同属德化县,后更名九江县,民国时期划归湖北省管辖。可以说黄梅县与九江的关系源远流长。解放后两地交流不断,特别是近年来进一步加大力度。今年5月13日,九江市政府与黄冈市政府主要领导就深化跨江跨区合作召开洽谈会,请问,我市将采取什么措施抓好会议精神落实?

答:首先,感谢记者朋友对九江跨江跨区合作工作的关心。九江市与黄冈市同在长江边、共饮一江水,地缘相近、人缘相亲、经济相融,两地合作由来已久。自2012年两市签订跨江跨区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双方共画同心圆,推动规划对接、设施互通、产业联动、民生共享,合作态势效果良好,为两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尤其是今年5月13日,黄冈市政府主要领导与九江市政府主要领导就深入推进九江、黄冈两市跨江跨区合作召开洽谈会,会议听取了两市跨江跨区沿江合作情况汇报,并就下一步两市对接合作的八个事项深入交流,达成共识。

为切实抓好洽谈会会议精神的落实,我们将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我们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常务副市长为副组长,各相关市直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工作推进领导小组,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二是细化任务分解。针对洽谈会两市达成的八个合作事项,我们与黄冈市发改委多次对接,并多次征求相关单位意见,将八个事项任务具体细化分解,把责任具体落实到相关职能部门,已正式下发,并要求各单位每月25号之前上报工作推进情况及存在困难和建议,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取得实效;三是积极寻求上级支援。跨江跨区合作不但跨江,更是跨省,有不少难点和问题是两市级层面无法破除的瓶颈,所以我市将会同黄冈市政府积极寻求赣鄂两省政府甚至国家层面的支持,竭力争取两省及国家重视。

问:九江是江西近代工业的发源地,江西的第一家轮船公司、第一家电厂,第一家机器工厂,都是在九江开办。建国以后,九江工业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基本形成以石化、纺织建材、机械为主的四大支柱产业。近年来,我市在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发展第三产业上有什么举措?

答:感谢记者朋友对九江发展的关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是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内生发展动力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第三产业发展稳步提升,规模不断壮大,2018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148亿元,是1949年的6854倍。2018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6.7%,拉动GDP增长4.06个百分点,高于工业0.13个百分点,已经成为驱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我市服务业取得现在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工作举措得力:

一是绘就一张蓝图。我市本着一张蓝图定方向的原则,以突出服务业方向性、全局性发展为导向,先后编制了《九江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业发展、老龄事业发展以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一批服务业专项规划。同时,为了确保各项规划有效实施,我们还通过出台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方案等方式,将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落实到各地、各部门,并明确了责任和完成时限要求。目前,我市已经启动了《九江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等规划的编制工作。这些规划的出台和编制将为我市第三产业未来几年的健康快速发展制定了发展原则、发展格局、发展目标,为引领和培植我市第三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二是狠抓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离不开项目,项目建设是保持产业发展后劲的“主引擎”。近几年,我市把加快项目建设作为保持第三产业发展后劲的重要抓手,按照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规划一批的滚动发展原则,谋划、论证、筛选、实施了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力强、社会经济效益好的第三产业项目。九江长江航运中心的建设将有力推动我市打造长江经济带江海直达区域性航运中心;通过唱响“庐山天下悠”品牌,推进全域、全季、全业旅游,实施“旅游+”融合工程,推动归宗景区旅游休闲度假综合体、盛元庐山西海养生度假区、庐山西海国际网球中心、华夏国际旅游度假区、庐山索道、庐山滑雪场、八里湖四季花城等一批旅游大项目建设,成功构建了“两圈两带”旅游发展格局;中国电信中部云计算大数据九江中心、中国邮政全国呼叫中心、792创意创业园、猪八戒九江园区的建设,有力推动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培育了一批本土电子商务品牌和电子商务示范园区。

三是强化政策保障。完善的政策保障是我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定心石”。近年来,我市围绕旅游、消费、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健康养老等产业发展,以及服务业龙头企业的壮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培育、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为我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推动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同步发展战略部署,我委起草了《关于支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送审稿)》,从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现代金融业、文创设计产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完善提升旅游服务业、商贸服务业、健康养老服务业等生活服务业六个方面,提出了70条政策措施,全力促进我市现代服务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问:价格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重要的民生问题,直接影响着群众生活,怎样加强民生价格调控,努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价费问题,不断提升增进民生福祉实效?

答:市发改委牢牢把握民生改善这一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紧盯价格热点推进各项工作落实,把提升民生福祉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一是围绕百姓困难抓保障。适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2017年以来,九江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CPI中的食品价格指数8次达到启动联动机制条件,市发改委及时上报市政府同意启动联动机制,对全市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发放价格临时补贴2258.2万元,受惠困难群众达211.2万人次。连续15年在春节期间对市城区困难家庭实施价格补助共计4000多万元,受惠12万人次,有效缓解了价格上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确保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水平不降低。

二是紧贴百姓利益抓调控。根据医改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的要求,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为了让群众在这项改革中得到实惠,制定了“广覆盖、低幅度”的改革思路,调集全市7家不同类型三甲医院的三年医疗运营数据,建立14个数学模型,反复推演测算,“有升有降”确定调整医疗服务收费项目4556项,覆盖面达90%,之后又分批动态调整理顺了市、县、乡三级公立医疗机构部分服务价格,既保证了医院的收入水平不受影响,医保基本可承受,又保证了患者就医负担不增加,医疗服务收费结构进一步优化,社会反映良好,得到省政府领导肯定。

三是针对百姓期盼抓督查。国家多次降低电价后,为了把降价的实惠真正落到群众身上,着重把工作重心放在规范转供电收费上,举全委之力对全市680家专变单位逐一清理,惠及转供电用户17609家,年转供电量8766.5万度,平均降低水平0.2883元/度,降幅29%,减负金额1629万元。

九江的发展变化

新中国70年发展辉煌成就的生动缩影

让我们感受到近代以来

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

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担当实干、奋发有为

谱写新时代

建设新九江

以优异成绩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