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委宣传部文改办主任 邹俊雄
在现代社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而且成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吹响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新号角。中共九江市委十届一次全会也树立了“文化强市”的奋斗目标,把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作为建设文化强市的重要支撑,强力推进九江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九江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
(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九江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左邻鄱阳湖,右连洞庭水,享有“三江之口,七省通衢”和天下“眉目之地”的美称。作为一座拥有2200年 历史的文化名城,佛教净土宗在这里发祥,道教经典《道藏》在这里诞生,书院文化、政治文化、军事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等各种文明在这里汇聚,中国诗词 文化和山水文明在这里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周瑜、陶渊明、白居易、朱熹等历史名人在这里留下了无数的遗迹遗存,这些共同构成了九江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财富。
(二)产业发展如火如荼。据统计,2011年全市文化产业内各类单位2839家,2012年截止目前新增文化产业法人单位77家,其中文化服务业增加57家,文化产品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增加20家。文化产业增加值24.7亿元,占GDP比重为1.97%。此外,全市登记文物点1000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6处。全市设立15家博物馆和纪念馆,馆藏文物34282件(套),包括一级文物312件(套)。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硕果累累,共收集有民间音乐3699首,民间舞蹈123支,民间美术1598件等。
(三)发展规划高端起步。2010年,借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之机,九江文化旅游的核心资源定位由“红色人文”向“鄱湖山水”和“人杰地灵”转变,文化产业发展得以拥有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前瞻的视野。目前九江市以“管好7种经营单位、做好7个重点项目、打好7个文化品牌”为抓手,着力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7种经营单位。近年来,九江市文化产业经营单位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其中尤以文化旅游休闲业、文化娱乐业、网络文化业、印刷业、演艺业、图书报刊业、民间艺术工艺业等7种经营单位发展最好。这些单位已占据相当的社会投资份额,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提升起到很大助推作用。7个重点项目。九江市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文化项目开发提供了多样选择,星子东林大佛、陶渊明文化村、温泉休闲文化园、庐山西海国际旅游度假区、中国庐山音乐石刻园、大千世界欢乐城(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共青城动漫产业园等7个园区(基地)被列为重点发展项目。在这些重点文化项目的基础上,九江市计划引进一批有利于完善产业链的关键项目和产业层次高、经济效益好、生态环保的产业项目,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发展集群,实现集约化发展。7个文化品牌。得益于九江美丽的自然山水文化和丰富的名人文化资源,九江市巧打“三国文化”、“水浒文化”、“历史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书院文化”七张牌,并聘请国内文化创意公司加盟,开发了一批在国内影响大的文化品牌。
二、九江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一)发展理念的瓶颈。(1)市场意识不强,轻视产业发展和价值属性。我市多家文化产业单位存在运行模式陈旧、管理体制僵化、服务与消费脱节等问题,保留着根深蒂固的“以文养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等观念,大多数单位甚至还停留在出租房产收取租金的被动创收状态,真正走向市场的单位并不多。这些弊端反映出我市文化产业单位市场意识不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轻视文化产业的价值属性。(2)规划意识不足,缺乏整体布局和集约开放。毋 庸讳言,我市文化产业单位普遍规模偏小,经营分散,集约化程度不高,市场总量不大,发展后劲不足,没有强势的文化产业微观主体,对外开放程度不高,难以形 成规模效应和稳定的营销网络。究其原因,目前我市文化产业发展还缺乏整体宏观布局,各类文化经营脱离不了小打小闹的格局,短期行为较为普遍,文化产业的发 展受到严重制约。
(二)扶持政策的瓶颈。(1)扶持政策不力,缺少对文化产业的税收优惠。九江缺少有力的文化产业扶持政策。一是对文化经营企业缺少税收优惠政策。例如,浔阳区通过招商引资的“魅力金座”是一家娱乐企业,投资上千万,解决了400多 人的就业问题。这个有规模、有效益的企业,却没有享受到发展文化产业该享有的政策优惠。二是企业赞助公益活动没有免税政策。我省其他地市大多有企业的赞助 资金可以抵冲税收的规定,以此来鼓励企业对公益活动的支持。目前我市不但没有实行类似政策,还对文化事业单位自筹的经费实行财政调控。(2)保护政策不周,缺少对历史遗迹的保护开发。九 江文化产业资源的开发存在着资源闲置和浪费的问题,对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重视不够。一是保护意识不足。一些有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的老建筑,因城市建设 拆迁而遭到毁灭性破坏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有些地方的珍贵文物正在流失,一些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老地名,也正在被随意篡改。二是开发力度不够。如庐山的 数百栋别墅,除开发老别墅的故事主题外,大部分都成为一般宾馆甚至民房。湖口青阳腔、瑞昌剪纸等虽成功申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都还放在家里、写在纸 上,没有进行很好的推广和产业化。
三、九江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对策
九江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条件已具备。但文化产业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必须采取有力对策,创新体制机制,变文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一)搞好一个规划
以《江西省未来三年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认真研究制定符合九江市实际情况的文化产业规划。完成长期发展计划。要 在制定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各个门类的专项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确定重点发展的行业门类项目,形成文化产业的中长期整体发展纲要和规划,完成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的整体设计。要结合全市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按照前瞻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制定下来后就应一以贯之。着眼打造特色文化。充分利用九江名山、名江、名湖的自然山水优势,深入挖掘和开发九江独特的文化资源,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培植与发展,形成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周全考虑地方差异。要充分考虑到全市各地的地区差异,根据各地的经济实力和地方特点发展文化产业,避免在发展文化产业时一哄而上。
(二)创新两种理念
创新是发展文化产业的灵魂,是增强其竞争力的力量源泉。一是创新文化发展理念。深 入挖掘九江市文化品牌在历史、文化、旅游、休闲方面的巨大价值,拓展文化内涵。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依托文化资源,面向国内外融资, 依靠经营城市和城市的扩容提质,提升土地级差收入,获取所需资本,实现以业促业的目标。要将经营手段与科技手段相结合,进行积极创新。要建立稳定的销售市 场,拓宽销售渠道,扩大销售市场。要以文化产品的消费者为核心,以市场为目标,重视产品的促销工作。立足资源,突出特色,用战略眼光,将各项事业融入文化 因素,创新文化业态,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包括加大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举办大型文化活动;培育演出市场,发展文艺演出业;扶持艺术品生产,建立艺术品交易市 场;发展会展业;发展文化旅游业等。二是创新文化消费理念。文 化消费既是文化产业链上的启动环节,也是终端环节,只有具备了旺盛活跃的文化消费能力,才能带动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从培养和提高居民文化消费观念入 手,通过舆论引导、兴趣培养和素质教育,大力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通过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激发人们的文化消费兴趣。靠市场经济运作,将文化产品市 场化,通过充分的市场推广来获得消费者的青睐。要打造好有吸引力的,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商品,吸引旅游者的消费。
(三)发挥三大优势
支柱和品牌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集中资源打造外向型企业。要重视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一是发挥区域特色优势。利用和发挥九江厚重的文化底蕴,打造具有九江特色的文化产业。例如九江的庐山,白鹿洞书院、鄱阳湖等在国内乃至国际都享有一定的声誉,可以以此为基础打造诸如庐山牌、鄱阳湖牌、校训文化牌等文化产业品牌。九江的龙韵琴行、金星砚、修水县远景雕刻、“砚之家”、 瑞昌剪纸等产业企业,都已具有了一定的品牌基础,加以引导和扶持大有可为。要鼓励和支持文化企业走出去,发挥更大影响力,创造更大价值。九江市演艺有限责 任公司(原市歌舞团、话剧团)、德安县博物馆在创新方法、大胆走出去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要借鉴这些成功经验,筛选具 有较好基础的文化企业,重点扶持他们走出去。二是发挥支柱产业优势。根 据国内外文化市场的发展趋势,今后五至十五年,应发展以文化娱乐业、出版发行业、广播影视音像业和动漫业为重点的文化支柱产业。这些产业,高新技术先导作 用突出,投入产出效益明显,社会覆盖面大,可以带动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娱乐业方面,要以政府投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其它企事业单位和个体文化产业经 营者多方举办文化娱乐业经营体系并举。出版发行业方面,要争取成立有资格的出版企业,增加具有九江特色的书刊的出版发行。积极组建九江报业集团,推动手机 报、九江新闻网的发展壮大,增加报业的传播渠道和载体。广播影视音像和动漫业方面,积极完善电视演播中心的建设,更新设备,努力提高影视录像产品的质量, 不断增大影视产品在文化市场上的竞争力。三是发挥文化旅游优势。充 分利用九江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整合资源,形成大旅游格局,推出旅游套餐。创新体制、机制,整合文化、景点资源,运用市场手段,依托文 化、旅游产业项目,打造一批文化内涵深、经济价值高的知名文化旅游品牌。充分利用九江山水秀丽,交通便捷,人文历史遗迹多的优势,积极打造影视基地。利用星子县温泉镇已有一定的名气和人气,打造集泡温泉、餐饮、文艺娱乐、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项目。
(三)强化四大举措
一是加强人才培养。文化产业在国外又被人们称为“头脑工业”、智力产业、创意产业等,因此,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人才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文化产业能否有大的发展,能否提供高水准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关键在于能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产业创意、生产和经营人才队伍。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充 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特殊作用,建立和完善专家项目制、特殊艺术家制、柔性人才引进制等文化人才配套政策,不拘一格地培养有发展潜力的文化新人。 特别是重视本地人才的培养、挖掘和使用。九江具有许多优秀的文化人才,他们在诗、书、画、文学、历史上都颇有建树,有的还在全省、甚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影 响。这些人才都是九江发展文化产业的一大优势,对他们要从工作上给予支持,生活上予以关心。完善人才激励政策。着 力以优惠政策吸引文化人才,设立奖励基金,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文化人才进行奖励。允许和鼓励有特殊才能的文化人才以其特长和管理才能作为无形资产,按一定比 例持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并参与分配。文化企业、事业单位在职称评聘、成果评奖、业绩考核等工作中,打破学历和资历的界限,以创新能力、创作研究成果和经营管 理实绩为主要衡量标准。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借 鉴深圳、杭州、芜湖等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城市的经验做法,市财政扩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作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引导资金。在条件成熟时,尝试建立以政府 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外资和民间投入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和文化产业风险投资机制;设立由政府出资引导,企业以会员制形式参加的九 江市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文化产业建设项目的贴息或补助、为文化企业提供融资担保,吸引更多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投入。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承担风险”型企业集团投资文化产业,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投资文化产业,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三是做好发展扶持。对 从事数字广播影视、电子出版、动漫等研发、生产、传播的文化单位,凡符合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制定出相应税收优惠政策。鼓励新建、改 建、扩建文化产业项目和发展民营文化产业,并在建设用地、市场准入、税收、人才引进等方面实施政策优惠,为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的环境。建立文化产业项目招商 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和鼓励社会各界以多种形式资助、捐赠文化产业。落实和完善文化经济发展政策。对新办的文化企业或项目,实行税费减免政策;放宽 工商注册条件;简化文化企业用地的审批程序,在国家法律政策许可范围内优先安排用地。
四是落实干部负责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充分认识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关于建设先进文化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建设文化强市。对确立的文化产业项目实行工作目标责任 制和领导干部包干责任制,建立工作督导和情况通报制度,确保责任落实。将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到与发展工业同等重要地位,在招商引资中确定一定比例的文化产业 项目列入目标考评,对各级各部门和有关单位落实文化产业发展工作职责情况进行量化考核。